冬天很快過去了, 大家迎來了春天, 大家應該知道春天是養生的時節, 那麼春天有哪些養生保健食譜呢?對於春季應該怎樣養生才是最好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春季養生保健的一些養生食譜。

眉豆陳皮鯉魚湯
用料:鯉魚300克, 白眉豆100克, 陳皮10克, 生薑少許, 油鹽適量。
制法:
1、將白眉豆和陳皮(去白)、生薑分別洗淨備用;鯉魚去掉腮和內臟後洗淨, 然後放進油鍋中略煎, 直到顯得稍黃即可, 備用。
2、將白眉豆、陳皮和生薑放進砂鍋內, 加清水用武火煮沸後, 把鯉魚放進去一起煮, 直到眉豆爛熟即可加調味料, 隨後飲用。
功效:健脾養胃, 利水消腫。
淮山黨參紅棗泥鰍湯
用料:泥鰍250克, 黃芪15克, 泥鰍15克, 淮山30克, 紅棗15克, 生薑3片, 油鹽適量, 料酒適量。

制法:
1、首先將泥鰍的頭去掉, 然後洗淨備用。
2、黃芪、黨參、紅棗分別洗淨, 裝入布袋子中, 紮緊袋口, 與泥鰍、生薑一起放進砂鍋中, 加清水, 用大火煮沸後, 改用文火煮1個小時, 然後撈出藥袋, 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和胃, 補氣養血。
鱅魚黨參湯
用料:鱅魚1000克, 黨參10克, 草果2克, 陳皮、桂皮、乾薑各3克, 胡椒10粒, 油鹽適量。

制法:
1、將鱅魚剖開, 去掉內臟和腮, 洗淨備用。
2、黨參、草果、陳皮、桂皮、胡椒和乾薑分別洗淨, 與鱅魚一起放進砂鍋中, 加清水適量, 用武火煮開, 改用文火煮至魚肉熟爛, 放精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溫補脾胃。
酸辣黑木耳
用料:黑木耳15g、油適量、鹽適量、青辣椒適量、紅辣椒適量、生薑適量、醬油適量、陳醋一湯匙、料酒1/2湯匙、白糖一湯匙。
制法:
1、黑木耳提前用清水泡發;紅辣椒洗淨後切小段、生薑切絲;青椒洗淨, 去籽、切片。
2、取乾淨小碗, 倒入一湯匙陳醋、1/2湯匙料酒、少許醬油、適量精鹽, 一湯匙白糖條成料汁備用。

3、鍋裡倒入清水, 水開後倒入泡好的黑木耳快速焯水, 撈出控水備用;起油鍋,
4、倒入青椒片, 大火炒勻;倒入控淨水的木耳, 翻炒;沿鍋邊烹入調好的料汁, 炒勻即可。
菌類春天是野生菌肥厚的季節, 最適宜將菌類入菜。
小雞燉蘑菇
用料:仔雞700g、榛蘑100g、油50ml、鹽5g、料酒20ml、生薑10g、大蒜10g、老抽5ml、清水400ml、十三香適量。

制法:
1、熱鍋涼油, 放入生薑、大蒜煸炒出香氣;將剁成大塊雞塊下入油鍋中翻;見雞肉變色,烹入料酒、十三香,繼續翻炒;倒入老抽將雞塊上色。
2、將浸泡好後,瀝幹水分的榛蘑放入鍋中;將浸泡榛蘑的水來煮制雞塊,更能添加榛蘑的香氣。
3、小火燉制39分鐘,見湯汁濃稠,撒入適量食鹽,即可盛盤食用。
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天吃,因為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為春生。
黃豆芽炒鹵豆干
用料:黃豆芽200g、鹵豆干4塊、油適量、鹽適量、辣皮子2個、青辣椒1個、薑2g、花椒粒10個、味極鮮5g、雞精2g、胡椒粉1g。
制法:
1、把黃豆芽洗淨去皮;鹵豆干切條;青辣椒洗淨切條,薑切末、辣皮子切末。

2、熱鍋涼油,油熱7成下花椒粒、薑末、辣皮子爆出香味;下黃豆芽;鹵豆干翻炒均勻;加鹽,青辣椒翻炒一會入味,加味極鮮悶一會,加雞精、胡椒粉,翻炒均勻即可。
初春的韭菜最好吃,嫩、鮮。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冷暖不一,多吃一些春韭,可以祛陰散寒。
放入生薑、大蒜煸炒出香氣;將剁成大塊雞塊下入油鍋中翻;見雞肉變色,烹入料酒、十三香,繼續翻炒;倒入老抽將雞塊上色。2、將浸泡好後,瀝幹水分的榛蘑放入鍋中;將浸泡榛蘑的水來煮制雞塊,更能添加榛蘑的香氣。
3、小火燉制39分鐘,見湯汁濃稠,撒入適量食鹽,即可盛盤食用。
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天吃,因為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為春生。
黃豆芽炒鹵豆干
用料:黃豆芽200g、鹵豆干4塊、油適量、鹽適量、辣皮子2個、青辣椒1個、薑2g、花椒粒10個、味極鮮5g、雞精2g、胡椒粉1g。
制法:
1、把黃豆芽洗淨去皮;鹵豆干切條;青辣椒洗淨切條,薑切末、辣皮子切末。

2、熱鍋涼油,油熱7成下花椒粒、薑末、辣皮子爆出香味;下黃豆芽;鹵豆干翻炒均勻;加鹽,青辣椒翻炒一會入味,加味極鮮悶一會,加雞精、胡椒粉,翻炒均勻即可。
初春的韭菜最好吃,嫩、鮮。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冷暖不一,多吃一些春韭,可以祛陰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