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茶葉味苦、甘, 性涼, 入心、肺、胃, 具有生津止渴, 清熱解毒, 祛濕利尿, 消食止瀉, 情心提神的功能, 可以治療熱毒下痢等疾病。 《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茶具有涼肝膽, 除熱消痰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茶葉中含400多種化學物質, 可以治療放射性損傷, 對保護造血機制, 提高白細胞數量有一定功效。 並用以治療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傳染性肝炎等病。

肝炎病人急性期, 特別是黃疸性肝炎, 多為濕熱為主, 因此可飲茶以達到清熱利濕的治療作用。 肝炎病人飲茶, 應以綠茶為主, 因經加工的紅茶, 其清熱作用已經很弱。
肝炎病人飲茶應適時適量, 飯前儘量避免飲用, 因飯前飲水量過多, 可稀釋胃液, 影響其消化功能, 故飯前時儘量少飲用, 且肝炎病人忌飲濃茶。
大棗茵陳茶
大棗16枚, 茵陳30克, 水煎當茶頻服。 此方中將茵陳拋去, 食棗飲湯, 對黃疸型甲肝療效較好,

金銀花山楂茶
金銀花(鮮者佳)60克, 山楂5枚(打碎), 冰糖少許, 開水沖泡, 當茶頻服。 金銀花清熱解毒, 它含有木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質等, 對肝炎病毒、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等多種病毒、細菌有抑制作用;山楂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脂肪酶、內酯、糖類、甙類、檸檬酸、酒石酸、山楂酸、脂肪酶等, 這些物質能強心降低血脂, 並有抗菌作用。
橘子荸薺茶
橘子1個, 荸薺10枚(去皮)。 橘子洗淨連皮與荸薺搗爛, 開水沖泡當茶頻服, 日1~2次, 本方適用於急性肝炎。 橘子清熱育陰;橘子皮又稱陳皮、新會皮, 能理氣健脾、祛濕化痰;荸薺又名馬蹄, 是潤肺養肝、生津止渴的佳品。

柳葉茶
鮮柳樹葉15~30克, 開水沖泡, 少加白糖當茶頻服。 柳樹葉有清熱解毒的功能, 據近代藥理研究發現柳樹葉有抑制細菌、病毒的作用, 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對肝炎初期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