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草, 中藥名。 為龍膽科植物龍膽、條葉龍膽、三花龍膽和滇龍膽的根和根莖。 具有清熱、瀉肝、定驚之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性味苦, 澀, 大寒, 無毒。 主治骨間寒熱、驚病邪氣, 繼絕傷, 定五臟, 殺蟲毒。 ”下面就為您介紹龍膽草的幾個藥理作用, 一起來看看吧!
1、對消化道的影響
龍膽或龍膽苦甙能促進胃液和胃酸分泌, 用龍膽苦甙給予造成胃瘺管的狗口服, 能促進胃液分泌, 並可使游離鹽酸增加, 食欲增進。 而舌下塗抹或靜脈注射則無效, 故認為龍膽苦甙可直接促進胃液分泌和使游離酸增加。

2、利膽和保肝作用
取健康及肝臟損害小白鼠, 十二指腸給予50g/kg龍膽注射液或健康犬靜脈注射4.5g/kg, 均能顯著增加膽汁流量。 從犬的膽汁分泌流量曲線可見在給藥5分鐘和20分鐘時出現兩個高峰。 龍膽苦甙對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的小鼠肝臟急性損傷模型有保護作用,
3、利尿作用
龍膽注射液10g/kg, 耳靜脈注射, 可使5只家兔由給藥前每30分鐘平均排尿量0.76ml增加至2.64ml(p
4、抗菌作用
試14種龍膽屬植物, 其中7對根瘤細菌, 大腸桿菌、枯草桿菌、根癌病土壤桿菌等有作用。 龍膽草水浸劑在試管內對石膏樣毛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試管法證明龍膽煎劑對綠膿桿菌, 變形桿菌, 傷寒桿菌, 痢疾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龍膽鹼對小鼠中樞神經系統呈興奮作用, 但較大劑量時則出現麻醉作用。 另有報導, 龍膽鹼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 有中樞抑制作用, 能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和定向反射, 延長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時間, 降低體溫, 鬆弛肌肉, 以及降低士的寧的毒性等;200-400mg/kg對小鼠有鎮靜作用, 可降低小鼠的活動能力。 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 具有鎮痛和鎮靜作用。 對腸及子宮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6、其他作用
大量服用時, 可妨礙消化, 時有頭痛, 顏面潮紅, 陷於昏眩。 曾用含龍膽(品種未注明)的化癌丹試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 證明有抗腫瘤的作用。 龍膽酊大劑量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 並能抑制心臟, 使心率減慢。 從Glutea中提出的龍膽苦甙以瘧原蟲有較高的毒性用於瘧疾發熱及抗菌素甲醛實驗性關節炎腫等作用。 龍膽鹼對貓有降壓作用, 對大鼠甲醛實驗性關節炎腫有抗炎作用。 龍膽水提物對氯化苦所致小鼠遲髮型變態反應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