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五行, 金是秋、木是春、夏是火、冬是水。 而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肺屬金, 所以在中醫理論裡, 有“春補肝、夏補心、秋補肺、冬補腎”之說。 為此我們總結了秋季養生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一、進入秋季, 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
養陰的食物也有很多, 比如泥鰍、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鮮山藥、白果、梨、紅棗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
中醫認為, 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藥毒、養脾氣、悅顏色的功效, 因此擁有“百花之精”的美名。 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 對於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二、按中醫的理論, 時髒對應, 秋季屬肺。
立秋後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
《本草綱目》中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潤肺, 清積食, 散滯。 杏仁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具有潤肺、止咳、滑腸等功效, 對乾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杏仁最好與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 溫熱時喝;和豬肺一起燉湯, 也有滋養緩和之效。 當然, 當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適當吃一些。
三、“7種食物”幫助秋季潤燥。
梨:具有潤燥消風, 鎮咳止喘, 清心降火的作用, 可以緩解“秋燥”, 醒酒解毒。 生梨性涼, 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 脾胃較弱的人, 也可以做成冰糖燉梨水,
大棗:具有甯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除腥祛味, 抗過敏,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鬆和貧血, 是老年人秋季的補養佳品。
菊花:可疏風平肝, 清心除煩, 祛燥潤喉, 生津明目, 解酒毒, 對感冒、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老年人秋季可適當飲用菊花茶, 達到祛火潤肺的保養目的。
百合:味甘、性微寒, 歸心、肺經, 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潤肺解渴、止咳止血、開胃安神的功效。 適用于陰虛久咳, 驚悸、失眠、多夢, 精神恍惚等症狀。
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 它具有預防癌症、防止便秘、減肥的功效, 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
核桃:是補腦的最佳食品, 亦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的食療品,
板栗: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稱, 既可以補脾健胃, 又能夠補腎強筋, 還具有活血止血作用。 在深秋季節, 每天吃幾顆栗子, 有利於補養元氣, 強壯腎精。
四、秋季宜“多酸少辛”。
處暑後天氣開始轉涼,
1、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避免燥邪傷害, 保持飲食清淡, 如梨、葡萄、西瓜之類, 梨的品種很多, 特別推薦酸梨。
2、肺經當值, 因此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 故多酸以強肝木”, 推薦酸菜白肉燴粉絲, 而且一段時間後, 山楂將要成熟, 也是不錯的食品。
3、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 如番茄、鮮辣椒、茄子、馬鈴薯等;多吃鹼性食物, 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 含豐富水分的水果食材都是秋季推薦食品。
4、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及豆製品等。 秋季是一個增液養津的特殊時段, 多攝入一些蛋白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
5、加溫可食補,秋季一些特殊人群,包括老幼慢性病患者可以採用一些食補,適當吃些鮮辣椒、雞肉;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酒,其中白酒、黃酒為佳。
6、多食多吃一些粗面和白麵,麵粉補氣;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7、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炸焦、燒烤食品多燥熱傷津液,少些辛辣食品,如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酒等。
5、加溫可食補,秋季一些特殊人群,包括老幼慢性病患者可以採用一些食補,適當吃些鮮辣椒、雞肉;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酒,其中白酒、黃酒為佳。
6、多食多吃一些粗面和白麵,麵粉補氣;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7、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炸焦、燒烤食品多燥熱傷津液,少些辛辣食品,如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