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藥性較純, 故在活血祛瘀劑中廣泛應用, 配破瘀藥則破瘀, 配行血藥則行血, 但單用力薄, 一般不作為主藥用;桃仁與杏仁均能治便秘, 但前人認為杏仁行氣, 便秘而見氣郁者較適宜;桃仁行血, 便必而見血滯者較適宜。
1、治血瘀經痛、經閉, 表現有下腹脹癰、經行不暢、夾有瘀塊、血色紫黑、經血量少, 甚或數月不來, 舌質紫, 或舌邊有瘀點, 脈澀或沉緩。 治宜化瘀與調經相結合, 常用桃仁、紅花配四物、方如桃紅四物湯;如氣虛弱較甚, 用桃仁、紅花配八珍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如氣鬱疼痛較明細,

2、治跌打損傷而致的瘀血滯留作痛, 無論論新傷、舊傷、內傷、外傷, 都可用桃仁祛瘀。 一般配紅花、當歸、桑枝、赤芍。 如屬傷後瘀血內蓄而有熱結便秘, 脅腹疼痛, 則需配大黃、天花粉、柴胡、當歸等,
3、治腸燥便必, 尤其適於跌打外傷後瘀熱內積引起的便秘, 或病後、傷後臥床多、活動少, 影響到腸管蠕動減慢所致的便秘, 取其有脂肪油能潤燥而滑腸, 常配火麻仁、當歸、生地、枳殼等。 如便秘由溫熱病或跌打損傷後“蓄血”引起, 表現有腹部脹滿疼痛、譫語煩渴、脈沉澀, 或有發熱, 要配大黃、芒硝等加強下瘀清熱的作用, 方如桃仁承氣湯。 此方破血下瘀之力較猛。 如果想作用稍緩和些, 也可用膈下逐瘀東加大黃代之。

4、用於治腸癰(急性闌尾炎)和肺癰(肺膿瘍), 桃仁作為輔助用藥, 故葦莖湯和腸癰方均用之, 其作用可能為消炎、祛瘀、排膿。
此外, 桃仁對散瘀結積聚有一定作用, 可配桂枝、茯苓、丹皮、赤芍等製成桂枝茯苓丸, 試用於治療體積不大的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