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是很多人早餐的最佳選擇, 豆漿有很多養生功效, 這是我們都知道的, 那什麼樣的豆打出來的豆漿是最有養生功效?豆漿和什麼食物一起搭配吃更好呢?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做豆漿最好是用泡過的豆子, 大豆外層是一層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厚纖維, 它妨礙了大豆蛋白被人體吸收利用, 若不充分浸泡很難徹底洗乾淨。 做豆漿前先浸泡大豆, 可使其外層軟化, 再經粉碎、過濾、充分加熱後, 可相對提高大豆營養的消化吸收率。 而且大豆天生含有微量黃麴黴素(豆腥味的來源), 充分浸泡、反復熬制能使其含量大大降低。 所以用幹豆做出的豆漿在濃度、營養吸收率、口感、香味等方面都比不上用泡豆做出的豆漿。 因此, 做豆漿前最好先泡豆, 既可提高粉碎效果和出漿率, 又衛生健康, 用幹豆直接做豆漿偶爾為之尚可, 經常喝可不好。

黃豆雖然營養價值高, 但是其中的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劑分別會干擾鐵、鋅等礦物質和蛋白質的吸收。 有測定表明, 和室溫浸泡8小時的黃豆相比, 發芽豆的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含量更低, 這就意味著, 在同樣烹調時間下, 發芽豆的營養素利用率會明顯增加。
豆漿養生新吃法
用豆漿煮飯。 豆漿和精白米一起煮飯, 不僅可以營養互補, 還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做米飯時, 豆漿的量要多於用水煮飯時水的用量。 同樣200克的米, 如果用水煮, 加260毫升就可以了, 如果用豆漿煮, 就得用300毫升。 洗淨的米中倒入豆漿後, 要攪拌一下, 以防大米結成團。 需要注意的是, 用來煮飯的豆漿, 一定是比較稀的豆漿。 通常1倍豆子放20倍重量的水就可以。 如果濃度太高, 可以加水稀釋。 太濃的豆漿煮飯容易發硬。

用豆漿做麵食。 做饅頭、發麵餅和窩頭時加點豆漿也更加美味。 用豆漿和麵做饅頭, 其中的氨基酸、B族維生素和卵磷脂能夠讓饅頭發酵效果更好, 口感更加鬆軟, 蛋白質含量明顯增加, 礦物質更加豐富, 香氣也更加濃郁。 當然同理, 豆漿和的麵團也可以用來做包子、做麵包、做花卷等麵食。
用豆漿蒸蛋羹。 用豆漿代替水來蒸蛋羹, 一定要將豆漿事先過濾一下。 加豆漿後, 蛋液的蛋白質含量提高, 做出來的蛋羹又嫩又滑, 凝固效率更高。 雞蛋和豆漿的比例為大約1:1.5, 其他調味品按照平日蒸蛋羹的習慣加就可以了, 還可以加上蝦仁、香菇條、蔥花、香菜等食材來美化點綴。 需要注意的是, 蛋羹要小火慢蒸, 讓凝固速度慢一點, 口感才細膩均勻。

用豆漿做湯羹。豆漿其實適合用來做很多乳白色的湯。比如魚湯、肉湯、火鍋湯、湯麵裡,都可以加豆漿,讓湯汁更乳白,味道更鮮美,口感更豐富,且清爽不油膩。相比加入“白湯精”之類人工配製的乳化調味品,加豆漿營養價值更高,還無需任何食品添加劑。在玉米羹、醪糟湯裡加入豆漿,也別有一番風味。豆漿煮粥也是一款美食。大米煮好之後,加入熟豆漿攪勻,再煮一兩分鐘就好了。大米和豆漿的清香相得益彰。在瘦肉粥、魚片粥等各種鹹粥中加入豆漿配合,也都非常美味。
豆漿搭配宜忌
1、不能沖入雞蛋:雞蛋中的雞蛋清會與豆漿裡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2、可以搭配全麥食品,比如麵包。全麥麵食不僅含有小麥胚和小麥麩,更是纖維素的極佳來源。它不含脂肪,熱量低,富含複合碳水化合物,而且含有大量的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葉酸、煙酸、硫胺素)、維生素E、鉀、硒和鐵等,是保持身材苗條的最佳食物。

3、非油炸食品:豆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在澱粉的作用下,能與胃液充分發生酶解作用,使人體更容易吸收其中的養分,而且不用油炸,脂肪含量低,更為健康。像營養麥片、饅頭、包子、花卷等可以輪流登場和豆漿成為最佳搭檔。
用豆漿做湯羹。豆漿其實適合用來做很多乳白色的湯。比如魚湯、肉湯、火鍋湯、湯麵裡,都可以加豆漿,讓湯汁更乳白,味道更鮮美,口感更豐富,且清爽不油膩。相比加入“白湯精”之類人工配製的乳化調味品,加豆漿營養價值更高,還無需任何食品添加劑。在玉米羹、醪糟湯裡加入豆漿,也別有一番風味。豆漿煮粥也是一款美食。大米煮好之後,加入熟豆漿攪勻,再煮一兩分鐘就好了。大米和豆漿的清香相得益彰。在瘦肉粥、魚片粥等各種鹹粥中加入豆漿配合,也都非常美味。
豆漿搭配宜忌
1、不能沖入雞蛋:雞蛋中的雞蛋清會與豆漿裡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2、可以搭配全麥食品,比如麵包。全麥麵食不僅含有小麥胚和小麥麩,更是纖維素的極佳來源。它不含脂肪,熱量低,富含複合碳水化合物,而且含有大量的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葉酸、煙酸、硫胺素)、維生素E、鉀、硒和鐵等,是保持身材苗條的最佳食物。

3、非油炸食品:豆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在澱粉的作用下,能與胃液充分發生酶解作用,使人體更容易吸收其中的養分,而且不用油炸,脂肪含量低,更為健康。像營養麥片、饅頭、包子、花卷等可以輪流登場和豆漿成為最佳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