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 紅茶含豐富的類黃酮化合物和鉀元素, 前者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 而鉀對心臟有益, 能防止中風和心臟病。
荷蘭科學家對紅茶預防中風作用作過觀察, 以552名年齡在50-69歲的男子為試驗物件。 將受試者分為兩組, 一組平均每天飲紅茶不到2.5杯, 另一組每人每天喝紅茶5杯。 結果表明, 從紅茶中攝取類黃酮越多者(喝紅茶越多者), 中風的危險性越小。 每天飲紅茶達5杯的人, 其中風發病危險較不飲紅茶者降低了69%。
能降低有害膽固醇
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們通過為期6周的研究發現:每天要喝5杯紅茶的人,

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膽固醇”, 它會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 由於事先對受試者飲食結構都進行了控制, 所以專家認為飲紅茶起到了降膽固醇作用。
美國另一項研究也表明:每天喝一杯紅茶的人與不喝茶的人相比, 前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要比後者低40%以上。
預防骨質疏鬆
紅茶除含多種水溶性維生素外, 還富含微量元素鉀, 沖泡後70%的鉀可溶於茶水內。 研究表明, 鉀不僅有增強心臟血液迴圈的作用, 還能阻止或減少鈣在體內的消耗。
另外, 紅茶中所含的錳也是骨結構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所以, 經常喝紅茶對骨質構建和預防鈣丟失有益處,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
對防治流感有效
日本科學家發現:紅茶中含有的某種物質能有效殺死流感病毒, 常用紅茶漱口或直接飲用有預防流感的作用。 有關專家認為, 平時用紅茶漱口或多喝紅茶, 可有效殺死病毒, 防止流感侵害人體。
能益胃防潰瘍
紅茶經發酵後, 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 含量減少, 不僅對胃部的刺激性減小, 而且這些茶多酚的氧化產物還能夠促進人體消化。 飲紅茶不僅不會傷胃, 反而能夠養護脾胃。 如果常飲加糖或加牛奶的紅茶, 還能消炎、保護胃黏膜, 對防治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注意:紅茶每次宜放3-5克, 一定要熱飲才有益胃效果。 紅茶最好現泡現飲, 茶水如放置時間過長, 其營養和口感都會降低。
降低皮膚癌發病率
澳大利亞科學家認為, 喝茶能夠有效地減少人們患皮膚癌的機會。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用白鼠做試驗證明:當暴露在過量的紫外線當中時, 喝過紅茶的老鼠患癌症或受皮膚損傷的比例要比單純喝水的老鼠低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