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雞湯是產婦滋補的傳統食品, 也是產後新媽媽身體恢復和促進乳汁分泌的最佳食物, 因此, 專家建議新媽媽們, 在產後飲食的調理上不可缺少雞的營養, 下面請看詳細內容。
雞的全身都是寶。 雞肉性平, 它是蛋白質含量最多的動物食品。 每100克雞肉含蛋白質23.3克。 雞肉富含鐵質, 在維生素的含量中尤以B族豐富。 由於其含脂肪少, 容易消化, 有益五臟、健脾胃、補虛虧、強筋骨及美容等功效。
雞的各個部位分別有不同的作用。 雞肝可以補肝明目、益腎安胎、養血、活血及止血。 雞心有補心安神、鎮靜降壓、理氣舒肝之功效。

產婦吃雞肉有講究。 如果產後2周內乳汁分泌不足, 不要吃母雞肉。 因為母雞肉富含雌激素, 能使乳汁分泌減少。 產婦應該吃公雞肉, 公雞肉富含雄激素, 可以對抗雌激素而催乳。
此外, 所選用的炊具與雞肉的營養及味道也很有關係。 如果用高壓鍋燉, 雖然不到半小時連骨頭都能碎了, 可是吃起來不夠鮮香。 因為高壓鍋有高壓和高溫雙重作用, 儘管內容物很快燉熟了, 但由於時間過短, 食物中的氨基酸、肌苷等有鮮味的物質很少溶解于湯中, 來不及散發應有的香味。 另外, 過高的溫度及高壓對某些營養素有一定程度的破壞作用。
燉煮雞等動物性食品最好用砂鍋。 雖說砂鍋的傳熱比鐵、鋁等金屬鍋要慢一些。 但是, 砂鍋受熱均勻, 菜肴的各種營養成分可以逐漸地溶解並釋放出香味。 如果沒有砂鍋, 厚鐵鍋也可以。 鐵鍋底厚, 受熱均勻, 煮沸時有少量鐵元素溶于湯中, 有益於鐵質的攝取及防治貧血。
溫馨提示:燉老雞、老鴨、豬蹄等肉食品或者熬骨頭湯時, 可于湯中放幾滴獼猴桃汁, 15-20分鐘就可以柔軟鮮嫩。 因為該汁中含有一種蛋白水解酶, 能把肉類的纖維蛋白分解成氨基酸, 阻止蛋白質的凝固, 是很好的肉類軟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