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雖注重給嬰兒補鈣, 甚至一天給小兒3、4克鈣, 但孩子仍有缺鈣的表現。 正確科學地給寶寶補鈣, 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為做到正確地給嬰兒補鈣, 父母須注意以下幾點:
1、多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
例如:奶類(人奶、牛奶、羊奶等)含鈣較豐富, 吸收也充分;動物肝臟、蛋黃、魚、肉及豆類,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但動植物中的維生素D要經過紫外線照射轉化為內源性維生素D, 才能被人體利用, 故小兒要適當曬太陽。
海帶、小蝦皮等海產品含鈣量高;紫菜、菜花含鈣也較豐富, 蠶豆連皮吃提高鈣的吸收;骨頭加醋熬湯, 可增加鈣質, 精醋排骨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將魚炸酥後連骨吃, 可提高鈣的含量, 等等。 哺乳婦經常吃這些含鈣多的食物, 可提高母乳的含鈣量, 對嬰兒起到補鈣作用。 對幼兒和兒童要給他們經常吃這些含鈣多的食物,

2、補鈣的時間。
由於乳製品中的脂肪酸會影響鈣質的吸收, 因此, 補鈣最好安排兩次餵奶之間。 有些食物雖營養較豐富, 如豆漿等, 但含鈣量較低, 精米、白麵含鈣量也較低, 在給小兒吃這些食物的同時, 都要注意另外補充鈣質。
3、補鈣的劑量。
一般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 3~12歲每天800~1000毫克。 按照正常的飲食, 兒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質只有需要量的2/3, 所以每天必須額外補鈣, 以填補欠缺的鈣。 如果孩子體內缺乏維生素D, 腸道吸收鈣的能力就會減小。

4、多吃酸性食物。
因鈣易溶於酸性溶液,
5、注意鈣磷比例。
磷是人體必需的無機鹽, 但磷攝入過多, 會與鈣形成磷酸鈣。 研究表明, 食物中的鈣磷之地為2:1, 牛奶中的鈣磷之比為1.2:1時, 最有利於鈣的吸收, 母乳中鈣磷之比近於2:1。 所以用牛奶餵養的嬰兒, 應增加含鈣高而含磷少的食物, 如綠葉蔬菜湯或萊泥、蘋果泥、蛋類等。 以矯正鈣磷之比。

除了鈣元素的補充之外, 家長們也要考慮到的吸收問題:
1、高鈣攝入會影響鐵、鋅、鎂等元素的吸收。
一個人的身高, 除了遺傳因素外, 還必須有健全的內分泌系統以及維生素D和鈣等的協同作用, 才能保障骨骼的充分生長。 嬰兒和青春期兒童骨骼生長最快, 鈣儲存量最多, 保證鈣攝入量是必要的, 但過量補鈣、重複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等做法並不科學, 不但影響兒童胃口, 還容易出現厭食、便秘及脹氣, 甚至可能患上結石。 同時, 高鈣攝入還會影響鐵、鋅、鎂等元素的吸收, 對於貧血以及缺鋅的孩子影響就更大。
2、鈣劑不與植物性食物同吃。
有些植物性食物,如穀類,尤其是全麥片、全麥、麩皮等,因含植酸高,影響鈣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荽、莧菜等多種蔬菜,都含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會和鈣相結合而妨礙鈣的吸收。

3、鈣劑不與油脂類食物同食。
由於沒脂分解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後不容易被吸收。
4、每餐不吃過多的肉、蛋。
因為各種肉類、蛋類中含磷酸鹽較多,與鈣結合後,會影響鈣的吸收。

5、四個月以內嬰兒母乳可以滿足其鈣的需要。
專家提醒,一般情況下對於4個月以內嬰兒,每天母乳所產生的鈣就完全可以滿足其生理需要,在孩子長到五六個月時適當增加輔食,補充如乳製品、豆製品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1歲以內的孩子每天奶量在800毫升也足以提供生長所需要的鈣量,對於那些不吃母乳而吃牛奶的嬰兒,建議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鈣類產品進行適當補鈣。
6、均衡營養、合理運動保證兒童骨健康。
鈣是兒童生長發育,尤其是骨骼生長所必需的重要營養元素,寶寶生長發育快,對鈣的需求量大,家長們一定要科學合理地對寶寶進行補鈣。
2、鈣劑不與植物性食物同吃。
有些植物性食物,如穀類,尤其是全麥片、全麥、麩皮等,因含植酸高,影響鈣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荽、莧菜等多種蔬菜,都含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會和鈣相結合而妨礙鈣的吸收。

3、鈣劑不與油脂類食物同食。
由於沒脂分解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後不容易被吸收。
4、每餐不吃過多的肉、蛋。
因為各種肉類、蛋類中含磷酸鹽較多,與鈣結合後,會影響鈣的吸收。

5、四個月以內嬰兒母乳可以滿足其鈣的需要。
專家提醒,一般情況下對於4個月以內嬰兒,每天母乳所產生的鈣就完全可以滿足其生理需要,在孩子長到五六個月時適當增加輔食,補充如乳製品、豆製品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1歲以內的孩子每天奶量在800毫升也足以提供生長所需要的鈣量,對於那些不吃母乳而吃牛奶的嬰兒,建議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鈣類產品進行適當補鈣。
6、均衡營養、合理運動保證兒童骨健康。
鈣是兒童生長發育,尤其是骨骼生長所必需的重要營養元素,寶寶生長發育快,對鈣的需求量大,家長們一定要科學合理地對寶寶進行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