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了, 意味著炎炎夏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 夜晚最短的一天。 夏至前後雨水較多, 其氣候特點可概括為“濕熱”和“暑熱”。 人們常常感覺食欲不振、胸脘痞悶、口苦粘膩、神疲乏力、頭昏腦漲、心悸短氣、小便短赤等, 中醫認為, 此為暑熱傷脾所致。 因此, 夏至養生勿忘健脾。
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季節, 但此時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因此, 飲食宜清淡可口, 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 注意清心解暑、健脾養胃, 早、晚宜喝粥, 既能生津止渴, 又能補養身體,
一、多喝湯
當人出汗比較多, 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 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 又有利於消化吸收。 簡單易學的“防暑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二、多吃粥
在炎熱的夏季, 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 功能會相對減弱, 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適, 重者還會中暑。 因此, 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

三、多飲茶
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 渴感全消, 而喝冷飲者, 周身不暢, 渴感未消。 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
四、多吃青菜
天熱濕氣重, 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 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 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 所以, 應儘量多吃青菜, 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 既可以涼拌生吃, 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夏至養生勿忘健脾 如何飲食保清涼
五、多吃瓜果
瓜果汁多味甜, 不僅生津止渴, 也能清熱解暑。 西瓜味甜多汁性涼, 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 另外, 香瓜、黃瓜洗淨之後生食, 或榨汁之後飲用, 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 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 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