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早晨鍛煉打太極的拳法 練習太極有哪些好處呢

太極拳是我們國家一項非常值得練習的一項運動, 很多時候, 我們可以在公園內看到很多人包括老年人、年輕人等都在練習太極拳。 其實, 太極在強身健體、活動筋骨等方面也十分不錯。 下面一起看看太極拳吧。

太極拳首先要求要“平心靜氣”, 在“心態平和”的前提下, 以“心意”為主導支配身肢內外做周身相隨的運動, 強調“注意不注氣”, 拳論講:“以心行氣, 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以氣運身, 務令順隨, 乃能便利從心”;“心為令, 氣為旗”, “氣以直養而無害”;“全身意在神, 不在氣, 在氣則滯”。 說明太極拳是用意練意的拳,

也是行氣練氣的的拳。 但練拳時, 一舉一動均要用意不用力, 先著意而後形動, 即“意在拳先”。 這樣才能做到“意到氣到”, 氣到勁到, 動作才能沉著, 久練之後氣才能收斂入骨, 達到“行氣”最深入的功夫。 練太極拳最講“精神”, 心意所發, 氣隨意行, 肢體運動一片活潑, 精神自現;意境深邃, 氣斂於內, 外現沉穩, 一片虛靈;心態和平, 意之所向, 或進或退, 或左或右, 宜輕宜重, 宜虛宜實, 動盪轉折, 順逆纏繞, 無不圓轉自如, 得心應手。 所以練太極拳先要使思想進入一種毫無雜念的狀態, 求得精神上的空靈境界, 以便周身內外, 從神經到五臟六腑, 骨胳肌肉乃至肌膚, 都處於一種松靜下的自我“感知”狀態。 如此, 無論周身何處不順隨, 勁在何處犯頂,
受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大小, 都會及時被察覺並得到調整。 在這種“意境”和“感知”狀態下練拳, 氣的周身運行如同自我按摩, 周身格外舒暢, 練拳後有沐浴之後的清爽感覺, 就好象是大腦和五臟六腑都進行了一次清洗和淨化一樣氣清神明。

陳氏太極拳主張動作要有柔有剛,

有圓有方, 有慢有快, 有開有合。 我們認為這是合乎人體生理規律的。 在正常情況下, 神經是不能長時間同樣地保持興奮的, 因此生物電一般都呈起伏狀, 而太極拳動作的剛柔、快慢、方圓等滔滔不絕的起伏, 也正好合乎這個規律。 從意氣來講, 也是合乎這個規律的, 將內在的意識貫注於肢體動作之中, 並促使在動作中表現出注意力的專一、堅強和活潑無滯, 但注意力的強度與內部神精活動一樣, 同樣具有提高和降低這種動盪性的特點。 因此, 練拳必須適應這種特點, 才能使注意力穩定, 但要在練拳當中長時間維持同等強度的注意力, 這是不易做到的。 實際上, 即使在片刻之間, 注意力的動盪也是有主次之分的。
因此, 在打拳過程中, 如果採取風平浪靜式的運動, 不但違背上述生理規律, 同時也破壞注意力的穩定性。 陳氏太極拳要求意氣運動很自然地產生動盪, 並使外部的神氣鼓蕩和內部的意氣動盪得到協調, 從而提高內在的意氣運動, 反過來促進外部的動作。

由於太極拳是一種意氣運動, 使得久練太極拳的人, 只要思想上想到某一部位, 就可以產生氣的活動。 而太極拳人不惜歲月地早晚苦練盤架子, 並時時校正架子, 不斷追求的也正是為了達到這種狀態。 太極拳動作定型後, 大腦皮層中興奮和抑制過程就能準確地按一定程式交替活動;同時肌肉也能協調地收縮與放鬆, 即或偶然受到突然的刺激,

也不會使這種協調的動作受到損害。 能夠做到這點, 表明肌肉的活動與內臟器官之間已建立了極鞏固的協調關係, 只要意到氣就到, 氣到勁也到。

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沉住氣, 多多練習, 不要慌張。 同時, 練習太極拳的時候, 也要像很多有經驗的師傅們學習。 練習太極能夠給予我們很多的好處, 所以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是可以好好的練習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