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你知道, 糖尿病足的病情發展是怎麼樣的嗎?糖尿病足已成為危害糖尿病人的健康的嚴重併發症之一。 多瞭解糖尿病足相關知識, 對其預防及治療都有幫助。 那麼, 糖尿病足是怎樣發展的呢?一起來看看吧。一、糖尿病足的症狀:
大多數糖尿病足, 不管是糖尿病足潰瘍, 還是深部組織感染, 都是從細小或淺表損傷引起。 由於損傷形式的不同, 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多樣, 主要有潰瘍型, 表現為皮膚不等面積的感染或壞死後缺失, 感染損傷可以只在表皮或皮下, 也可以深達肌肉, 有的患者以感染為主,
二、糖尿病足的分級:
出現糖尿病足時, 可按以下標準分6級。
0級:
無開放性病變, 但經檢查有明顯供血不足表現。 表現為肢端供血不足, 肢端發涼, 顏色紫紺或蒼白、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 肢端刺痛或灼痛, 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高危足表現。1級:
肢端皮膚有開放性病灶, 水皰、血皰、雞眼或胼胝, 凍傷或燙傷及其他皮膚損傷所引起的淺表潰瘍, 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組織, 沒有感染表現。2級:
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組織。3級:
深部潰爛感染, 並有骨髓炎和膿瘍竇道形成。 肌腱韌帶組織破壞。 蜂窩織炎融合形成大膿腔, 膿性分泌物及壞死組織增多, 足或少數足趾幹性壞疽, 但骨質破壞尚不明顯。4級:
嚴重感染已造成骨質破壞, 骨髓炎, 骨關節破壞或已形成假關節, 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發生濕性或幹性嚴重壞疽或壞死。5級:
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 導致嚴重的濕性或幹性壞疽, 肢端變黑, 常波及踝關節及小腿, 病情廣泛而嚴重,三、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足病的形成, 往往與糖尿病病程長, 血糖控制差, 已經有其它大小血管併發症有關。 糖尿病足的形成, 也往往是全身情況差的集中表現, 足病越重, 患者全身情況越差。 糖尿病足即使是截肢後, 常規治療5年患者的生存率僅44%, 而強化治療的則可達到82%。
糖尿病足的危害如此之大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糖尿病足形成時, 患者除有糖尿病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病變外, 多還伴有心臟、肝臟、腎臟、胃腸道甚至肺功能顯著損傷, 如果糖尿病足病變的進一步發展, 感染的消耗、壞死組織吸收的負擔, 患者多由於糖尿病消耗結合胃腸道攝入不良, 又會加重主要生命器官的負擔,
糖尿病足多發於老年人。 老年患者容易雙足浮腫, 稍有不慎就會碰傷、擦傷, 冬天用暖水袋取暖也很容易燙傷。 一旦患者發生皮膚破損, 其體內的血糖水準過高導致傷口修復能力很差, 容易發生感染、潰瘍和流膿, 一直爛到骨頭就需要截肢。 造成類似難治性傷口的除了糖尿病外, 還有慢性放射性潰瘍、褥瘡等。 所以,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要注意護理, 及時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