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 全草供藥用, 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 同時還明目、降血脂、使白髮轉黑。 馬齒莧性寒涼, 能夠清除心、肝、肺和大腸之熱。 馬齒莧入肝經, 可以涼血、降肝火。 歷代的本草書中對馬齒莧是這麼描述的:“馬齒莧, 又名五行草, 以其葉青, 梗赤, 花黃, 根白, 子黑也。 ”馬齒莧能得造化之青眼, 把五行都占全了, 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 有的人熬夜後眼睛會發紅, 這是肝火上炎的表現, 吃點馬齒莧就可以好轉。
馬齒莧又有別名叫長壽菜, 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的保肝作用。
書中介紹, 馬齒莧入心經, 可以清心火。 入肺經, 可以散肺熱。 《黃帝內經》說:諸痛癢瘡, 皆屬於心。 而肺主皮毛。 就是說各種癰腫、潰瘍、濕癬, 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 馬齒莧既清心火, 又散肺熱, 它的代謝功效既走血分, 又走皮膚, 內外兼治, 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皮膚問題都有療效。 調理皮膚病,
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 是各種腸道病的首選良藥馬齒莧最大的功效, 是治療大腸經的疾病。 它既能解毒, 又能消炎, 還能祛熱, 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 哪些腸道病屬於熱證呢?像痔瘡出血、細菌性痢疾、腸道息肉、實熱便秘這些都是。 簡單地說, 大部分的腸道病都屬於這個範疇, 受寒引起的腹瀉和脾虛引起的長期大便稀溏除外。 馬齒莧對於急性的腸道病效果更是顯著, 尤其是調理細菌性腸炎和細菌性痢疾(拉血泡的那種)的效果非常好。
這裡, 告訴大家一個簡易的食療方鍋中水燒開, 把新鮮的馬齒莧入鍋焯兩分鐘,
為什麼放白糖呢?因為白糖也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同時中醫講究“酸甘化陰”, 酸味的馬齒莧加上甜味的白糖可以起到滋生體液的作用, 可以緩解拉肚子造成的脫水症狀。 為什麼不用紅糖?因為紅糖是溫性的, 與治療的方向背道而馳。
怎麼預防腸道傳染病?用馬齒莧當菜吃就行了。 可以用上面的方法焯熟後,
提醒朋友們一下:馬齒莧性寒涼滑利。 剛開始吃一定要少量, 逐漸適應了才能多吃。
有三種人要避免吃馬齒莧1腹部受寒引起腹瀉的人。
2孕婦。 馬齒莧是滑利的, 有滑胎的作用。
3如果你在吃中藥, 藥方裡有鱉甲, 要注意馬齒莧與鱉甲相克, 不要同服馬齒莧食療治血熱防手足口病。
新鮮馬齒筧, 能治前列腺, 一周即愈。 前列腺炎是種常見病, 有尿急、尿頻、尿白粘液, 小腹墜脹感。 西醫常主張使用菌必治靜脈滴注, 很難根治, 往往反復發作,
這裡介紹一個偏方, 患前列腺炎, 用鮮馬齒筧, 搗爛取汁飲, 一周病即痊。
配方:新鮮馬齒筧500克。
用法:把上藥洗淨搗爛, 用紗布包好擠出汁。
服法:加少許白糖和開水一起喝下, 每早晚空腹喝。
效果:一周即愈。
馬齒莧的吃法1涼拌馬齒莧
材料
馬齒莧一把, 鹽, 味精, 香油, 醋, 辣椒油。
做法
1將馬齒莧的老根、老葉摘成段, 用清水加鹽泡十分鐘, 洗乾淨。
2馬齒莧段放入沸水鍋內焯至變色, 色成碧綠即可撈出, 放入涼水內過涼待用。
3取一隻碗, 放入味精、醋、辣椒油、鹽、香油均勻待用。
4將過涼的馬齒莧撈出, 瀝幹水分, 放入容器中加入兌好的調味汁, 攪拌均勻即可。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馬齒莧的功效, 通過文中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馬齒莧的營養價值有哪些,知道了馬齒莧的吃法是怎麼樣的,功效如此之多,千萬不要錯過。
通過文中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馬齒莧的營養價值有哪些,知道了馬齒莧的吃法是怎麼樣的,功效如此之多,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