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養生 太極拳之四大養生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們對養生需求越來越大, 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太極拳發現, 太極拳的養生功效符合生理特徵, 練太極拳能增強體質, 提高免疫功能, 下面隨著太極拳養生, 掌握太極拳之四大養生術

太極拳之四大養生術

太極拳是一項有氧代謝運動, 其運動原理符合生理變化, 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能延遲機體衰老。

很多外家拳大師在年齡漸大時, 都會練起太極拳。 針對這一現象, 大家討論十分熱烈。 當然這裡涉及了內家拳與外家拳之爭, 但沒有爭議的一點是, 太極拳的練習非常有利於養生,

這是所有人都一致認可的。

大家正在熱議時, 突然, 師傅拋出一個問題, 同樣的學拳練拳, 為什麼有人成為大師級人物, 有人卻一輩子難有突破?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 靜心練習太極拳能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 另外, 太極拳的陰陽平衡, 可提高心理素質。

大家一陣寂靜, 師傅接著說: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苦下功夫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苦下功夫的人多了去了, 為什麼成為大師的卻很少?據說, 有的人一天練幾十遍拳, 按理說, 這應該很快練出真功夫了吧。 但, 這樣死用功的人, 一般很難在內家拳上出大成就。 當然, 不用功的, 那根本就不可能練出真功夫來。

既要用功, 又要養著練, 這才是內家拳的特點。 師傅頓了頓:練拳與養拳,

兩樣都通了, 太極拳的練習方能達到登堂入室的境界。

練拳的道理, 前面已講過很多了, 今天, 就著重講一下養拳之術吧。 如何養拳?

太極拳不僅能鍛煉身體, 還起著教育作用, 練習太極拳能緩解緊張的生活節奏, 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第一, 是要把太極之道與生活結合好

要使自己的生活習慣不悖於拳術的運動規律。 比如太極拳要求松柔、入靜,生活中自己就要設法避免無謂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緊張, 行、走、坐、臥時時不離拳理, 時時都要有“人在拳中”的感覺。

第二, 要找到太極的樂趣

在掌握了扎實的基本功, 拳架練得有一定模樣之後, 練拳就可以時不時地玩著練, 耍著練, 這樣才有利於找勁, 找感覺。 用玩的態度練拳, 第一不會覺得累,

第二, 會得到真正的放鬆, 這一放鬆, 就會找到太極的真正感覺了。 這也是我不主張一味蠻練的一個原因。

第三, 要把太極作為人生的追求

有追求, 才能有動力, 才會不懈怠, 才會不滿足。 有些人練過幾年拳, 有點小成績就自以為是,固步自封,這樣怎麼可能出成績?如果一個人能把太極作為一生的追求, 他就會在實踐中勇於向別人請教, 所謂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同時他就會在理論上, 不斷鑽研, 不斷學習歷代太極大師的經驗總結。 如果一個人缺乏深入鑽研的精神,練拳時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品嘗不到拳中妙境,要麼會覺得自己已是達到頂峰了, 要麼會感到乏味, 再也提升不了。

第四, 要結合養生來養拳

既然選擇了太極,

就要按太極之理來養生。 因為身心是拳術的載體,任何對身心健康不利的對拳術的提升也不利。 酗酒、過勞、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等, 都是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所以, 要以養生來養拳, 反過來, 又要以養拳來養生。 要提倡“練拳似休息”。 練拳的過程就是靜養休息的過程, 全身內外不得緊張, 處處筋肉放鬆, 做到心靜安神, 這樣就越練越舒服。

最後總結起來一句話, 練拳與養拳加起來, 就是最好的養生之術。

如何練太極拳的養生功法

一、要有數年純功

太極拳的修煉, 注重基本功的掌握, 只有經過一定的時間, 才能累積到基本的功底。

“一遍不忘兩遍熟, 三遍四遍長功夫”, 說的是一次練習之功。 一遍兩遍叫保健拳, 練三遍四遍叫功夫拳。

如此晨昏無間, 逐日練習, 持之以恆, 堅持數年, 才能得到功夫的積累。

但也不是說一年到頭都得如此, 六天鍛練比七天效果更好。 閒時多練, 練透, 宜以三個月為一季;忙時少練, 但不可不練, 也以一月為限。

所以說, 學習太極拳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和分配。

休息要充分, 身心適時調劑, 則事半功倍。 武功要練的內容很多, 不能同時都練, 應有計畫分段學練。 如先擇其三兩個功法或招式技法練習五、六個月, 練透功夫上身了, 再學幾個新動作再練幾個月, 這樣經過幾年積累就差不多了。

二、要循序漸進, 沒有速成之途

基拳、劍、刀、槍、推手未經一載皆已學全, 忽略而成, 雖然可以依樣畫葫蘆, 而實際未得此中三味。 尤其太極拳, 同樣一個套路,同樣一個動作,不同的學練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領悟。

運動量和強度訓練,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杆,開始時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為一個節,晨昏各抖一節,合計200下。如此節奏,練到一天抖1000下時,堅持相當一段時日,由量變到質變,功夫會得到穩定積累增長,且不易傷氣力。日後保持經常和適度的練習,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極拳的練習需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經常性的練習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對於中老年則以練拳架、推手、功法為主,姿勢高低大小、運動量都要適度,方能起到練功與養生結合之效。

三、要有良師益友

良師可以答疑解惑,不斷引入高層,少走彎路;益友可以切磋技藝,交流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心情愉悅。

凡運動都有收益的積極一面,也會有負面因素存在。練太極拳雖然有百益,習練方法不當也有不利。除前面提到的,常見的還有:用意太重、鑽牛角、過分注意呼吸、要領不明確、姿勢不正確、運動時過大或過猛等,這些都會帶來傷害。

包括合理膳食,勿空腹或飽肚練拳,不豪吃狂飲。過去老觀念認為練拳運動量大,體能消耗多,要多吃、多吃能長力,不要吃好的,這些都是不科學的,應多加注意。

健康是一種資源,是資源就需管理,因此健康需要有妥善的管理和運用,方能提升練功與養生的品質。健康理念不單是指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文化修為的良好狀態,太極拳修練就包含了這種全面健康管理和運用的內容。

楊澄甫之高足鄭曼青先生就是具備這樣素質的典範,他不僅拳藝高超,還在醫、畫、書、詩方面都具有高深的造詣,被世人譽為五絕老人。他著名的“吞天之氣,按地之力,壽人以柔”格言,就概括了太極拳和習練太極拳的本質。

他的太極拳詩:“行如沙漠走駱駝,坐對人間笑彌勒,處則兩足虛實分,臥似彎弓向右側。”不僅形象地描述了太極之功的修練方法,說明修練太極之功的無處不在,還點示了武功功夫還要從“功外”去找修心、修為的道理,練功與養生方能互益。

太極拳養生特點

練松

放鬆是練氣、練勁、練神的基礎。養生太極拳採用隨息放鬆法放鬆周身。

練意

有為以始,無為以成。練拳要用心,用心要練意。拳勢招法、形體、動作、松身、呼吸、行氣、使勁對力,全憑心意用功夫。法具於心,心使意動而成招,招法精明在心意。

鍛煉用意指揮形體動作、放鬆、呼吸、運行氣血、協調周身,動作、放鬆、呼吸、內氣、勁力協調一致的能力,鍛煉中樞神經——腦(傳統養生說的“心”)對人體器官、系統的綜合指揮、協調能力,稱之謂“意力”,即傳統養生功法說的“心力”。

練拳

動以入門,入門先練拳。練拳練身正、體松、氣勻、意專。節節貫串活關節,變著轉接是關鍵。練養生太極拳,應動靜相修,拳功並練,通過練拳以明拳術招法,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的太極功夫。

隨息法是鍛煉順應能力的一種功法。通過隨息放鬆練到順應生理節律、通體松透,方能身心松舒,氣血順暢,於是可以得氣(有氣感),可以入道,進階練氣、逐階上進。

隨息放鬆是鍛煉逆腹式呼吸、拳勢呼吸的過渡功法。

練太極拳要循序漸進,沒有速成之途

基拳、劍、刀、槍、推手未經一載皆已學全,忽略而成,雖然可以依樣畫葫蘆,而實際未得此中三味。尤其太極拳,同樣一個套路,同樣一個動作,不同的學練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領悟。

運動量和強度訓練,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杆,開始時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為一個節,晨昏各抖一節,合計200下。

如此節奏,練到一天抖1000下時,堅持相當一段時日,由量變到質變,功夫會得到穩定積累增長,且不易傷氣力。日後保持經常和適度的練習,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極拳的練習需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經常性的練習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對於中老年則以練拳架、推手、功法為主,姿勢高低大小、運動量都要適度,方能起到練功與養生結合之效。

在排除雜念的過程中,患者的心境得以釋然,對於各種不幸事件和遭遇也能逐漸學會以處變不驚的態度面對。

養生太極拳的拳架套路經過科學設計編排,其動作陰陽有序,開合有致,動靜相生,虛實剛柔,有變有常,升降開合,不離太極陰陽大道。

太極拳內合自身生理節律,外合天地自然規律,因此能調節機體循環,保持血液暢通,保持機體正常運轉。

故能調動機體氣機升降出入,以合天地氣機之升降出入,具有培元補氣,行氣通經,協調臟腑,平衡陰陽,有療疾健身修心養身之功效。

養生太極拳理精法密,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由淺入深,逐階進修,層次修煉,真修實證。按層次功階,功夫深淺,各有功效。

結語:綜上所述,您是否掌握了太極拳的養生拳術,當今人們習練太極拳的最大收穫就是鍛煉身體,通過太極拳學習,能提高心理素質,全民練習太極拳有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同時還能實現人們健康長壽的夢想。

同樣一個套路,同樣一個動作,不同的學練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領悟。

運動量和強度訓練,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杆,開始時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為一個節,晨昏各抖一節,合計200下。如此節奏,練到一天抖1000下時,堅持相當一段時日,由量變到質變,功夫會得到穩定積累增長,且不易傷氣力。日後保持經常和適度的練習,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極拳的練習需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經常性的練習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對於中老年則以練拳架、推手、功法為主,姿勢高低大小、運動量都要適度,方能起到練功與養生結合之效。

三、要有良師益友

良師可以答疑解惑,不斷引入高層,少走彎路;益友可以切磋技藝,交流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心情愉悅。

凡運動都有收益的積極一面,也會有負面因素存在。練太極拳雖然有百益,習練方法不當也有不利。除前面提到的,常見的還有:用意太重、鑽牛角、過分注意呼吸、要領不明確、姿勢不正確、運動時過大或過猛等,這些都會帶來傷害。

包括合理膳食,勿空腹或飽肚練拳,不豪吃狂飲。過去老觀念認為練拳運動量大,體能消耗多,要多吃、多吃能長力,不要吃好的,這些都是不科學的,應多加注意。

健康是一種資源,是資源就需管理,因此健康需要有妥善的管理和運用,方能提升練功與養生的品質。健康理念不單是指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文化修為的良好狀態,太極拳修練就包含了這種全面健康管理和運用的內容。

楊澄甫之高足鄭曼青先生就是具備這樣素質的典範,他不僅拳藝高超,還在醫、畫、書、詩方面都具有高深的造詣,被世人譽為五絕老人。他著名的“吞天之氣,按地之力,壽人以柔”格言,就概括了太極拳和習練太極拳的本質。

他的太極拳詩:“行如沙漠走駱駝,坐對人間笑彌勒,處則兩足虛實分,臥似彎弓向右側。”不僅形象地描述了太極之功的修練方法,說明修練太極之功的無處不在,還點示了武功功夫還要從“功外”去找修心、修為的道理,練功與養生方能互益。

太極拳養生特點

練松

放鬆是練氣、練勁、練神的基礎。養生太極拳採用隨息放鬆法放鬆周身。

練意

有為以始,無為以成。練拳要用心,用心要練意。拳勢招法、形體、動作、松身、呼吸、行氣、使勁對力,全憑心意用功夫。法具於心,心使意動而成招,招法精明在心意。

鍛煉用意指揮形體動作、放鬆、呼吸、運行氣血、協調周身,動作、放鬆、呼吸、內氣、勁力協調一致的能力,鍛煉中樞神經——腦(傳統養生說的“心”)對人體器官、系統的綜合指揮、協調能力,稱之謂“意力”,即傳統養生功法說的“心力”。

練拳

動以入門,入門先練拳。練拳練身正、體松、氣勻、意專。節節貫串活關節,變著轉接是關鍵。練養生太極拳,應動靜相修,拳功並練,通過練拳以明拳術招法,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的太極功夫。

隨息法是鍛煉順應能力的一種功法。通過隨息放鬆練到順應生理節律、通體松透,方能身心松舒,氣血順暢,於是可以得氣(有氣感),可以入道,進階練氣、逐階上進。

隨息放鬆是鍛煉逆腹式呼吸、拳勢呼吸的過渡功法。

練太極拳要循序漸進,沒有速成之途

基拳、劍、刀、槍、推手未經一載皆已學全,忽略而成,雖然可以依樣畫葫蘆,而實際未得此中三味。尤其太極拳,同樣一個套路,同樣一個動作,不同的學練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領悟。

運動量和強度訓練,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杆,開始時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為一個節,晨昏各抖一節,合計200下。

如此節奏,練到一天抖1000下時,堅持相當一段時日,由量變到質變,功夫會得到穩定積累增長,且不易傷氣力。日後保持經常和適度的練習,使功夫不散即可。

太極拳的練習需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經常性的練習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對於中老年則以練拳架、推手、功法為主,姿勢高低大小、運動量都要適度,方能起到練功與養生結合之效。

在排除雜念的過程中,患者的心境得以釋然,對於各種不幸事件和遭遇也能逐漸學會以處變不驚的態度面對。

養生太極拳的拳架套路經過科學設計編排,其動作陰陽有序,開合有致,動靜相生,虛實剛柔,有變有常,升降開合,不離太極陰陽大道。

太極拳內合自身生理節律,外合天地自然規律,因此能調節機體循環,保持血液暢通,保持機體正常運轉。

故能調動機體氣機升降出入,以合天地氣機之升降出入,具有培元補氣,行氣通經,協調臟腑,平衡陰陽,有療疾健身修心養身之功效。

養生太極拳理精法密,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由淺入深,逐階進修,層次修煉,真修實證。按層次功階,功夫深淺,各有功效。

結語:綜上所述,您是否掌握了太極拳的養生拳術,當今人們習練太極拳的最大收穫就是鍛煉身體,通過太極拳學習,能提高心理素質,全民練習太極拳有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同時還能實現人們健康長壽的夢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