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教程 練習太極拳急需注意的兩大方面

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 練習太極拳是一項十分有益處的活動, 大家也樂於接受。 那麼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讓練太極拳對人身體的幫助最大化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你一起來看一看, 希望有助於大家今後的練習。

太極拳教程 太極拳注意事項

一、太極拳訓練方法

1、靜心用意, 呼吸自然, 即練拳要求思想安靜集中, 專心引導動作, 呼吸平穩, 深勻自然, 不可勉強憋氣;>>>陳式太極拳 五式太極拳各具特色

2、中正安舒, 柔和緩慢, 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 不偏不倚, 動作如行雲流水,

輕柔勻緩;

3、動作弧形, 圓活完整, 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 轉換圓活不滯, 同時以腰作軸, 上下相隨, 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4、連貫協調, 虛實分明, 即動作要連綿不斷, 銜接和順, 處處分清虛實, 重心保持穩定;

二、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1、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 並保持正直, 要松而不僵可轉動;

2、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即胸要含不能挺, 肩不能聳而要沉, 肘不能抬而要下垂, 全身要自然放鬆;>>>太極拳 五式太極拳特點評比

3、手眼相應, 以腰為軸, 移步似貓行, 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 融為一體, 要求動作出於意, 發於腰, 動於手, 眼隨手轉, 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 練到腿上有勁, 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4、動中求靜, 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

思想要集中於打拳。

楊式太極拳與老年人

太極拳, 根據陰陽、臟腑、經絡、氣血學說創造的鍛煉方法和動作要領, 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意氣為君骨肉臣”;三調整:調心、調氣、調身;九要領:靜、聚、貫、順、沉、暢、松、正、整。 在練習時要做到心神安靜, 內外放鬆, 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 神形合一, 意氣相依。 還要長期鍛煉, 持之以恆, 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太極拳流派 選擇陳式太極拳健身有奇效

一、強心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練太極拳特別強調“心靜用意”, 用意識引導動作, 使心神安靜, 意念集中, 機體放鬆, 臟腑之間發揮正常的功能, 從而取得相對平衡。 心神安定, 可使思維敏捷, 語言流利。 心氣運行流暢, 更能發揮其統轄血液迴圈的功能, 減少和消除體內瘀血。

血液通暢充盈, 面色自然紅潤。

二、養肝 練太極拳時, 意境清靜, 情緒安寧。

以意行氣, 內外放鬆, 動作輕柔圓活, 如春風楊柳, 生氣盎然, 可使肝氣舒和條達, 從而肝體得養, 肝血得藏, 有助於脾胃消化, 不致橫逆克土。 練拳時以意運氣的腹式呼吸, 有助於行氣活血。 眼神貫注動作, 動作圓活連貫, 對養肝明目、舒筋活絡大有好處。

三、健脾 練拳時的腹式呼吸。

“氣勢宜鼓蕩”, 內臟加強蠕動, 好比對腸胃等內臟器官進行自我按摩, 使三焦氣機通暢, 脾胃升降和順, 新陳代謝加強, 中土運化水谷功能健旺。 心情舒暢, 飲食自然香甜。 化源增加, 營養充足, 肌肉豐滿光澤, 四肢強健靈活。 脾氣旺盛, 營血充盈, 統血功能亦必正常。 >>>太極拳 流派紛呈百花齊放

四、補肺 練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

從而加強了肺主氣的功能, 增加了肺活量, 有利於肺的肅降。 通過吐故納新, 能進一步推動氣血在全身的運行, 使身體各部都得到營養與活力。 練拳時使肺的呼吸與皮毛的開合聯繫起來, 與動作的開合虛實和起伏轉換結合起來, 練拳後皮膚溫暖或微微出汗, 有利於肺氣的宣發和水道的通調, 並能充衛固表, 不易感冒, 使皮膚潤澤, 感覺靈敏。

五、固腎 太極拳論認為“腰為主宰”。

“命意源頭在腰隙”。 故練拳時十分重視腎之府——腰的作用, 以腰為軸來帶動四肢和全身協調運動, 使勁路完整, 氣機暢達;要“牽動往來氣貼背”、“中氣貫脊中”;還要懸頂、吊襠、提肛、尾閭中正, 以加強腎命並調通任督二脈之氣。

並且以心為令、氣沉丹田, 使心腎相交, 水火既濟。 這樣就加強了兩腎和命門的功能, 使腎精充實、陽氣旺盛、行動輕捷、二便調和、骨強齒堅、發澤耳聰。

太極拳論 太極術語“不丟不頂”的含義

“不丟不項”是修煉太極拳推手功夫必須遵循的要旨之一, 是探求太極拳技擊功能的重要方法與手段。 從武術技擊功夫的層面看, 也是衡量太極拳習練者功夫高低的尺規之一, 所以, 欲練好太極拳, 並修煉其技擊功夫, 首先要對“不丟不頂”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太極拳 各大流派該如何選擇

“不丟不頂”首見王宗岳《打手歌》“粘連黏隨, 不丟不頂”句。 其後, 李亦佘《五字訣》雲:“要悉心體認, 隨人所動, 隨屈就伸, 不丟不項, 勿自伸縮。 ”先賢的精妙論述, 是以讓後學感悟到“隨人所動,隨屈就伸”即是《太極拳論》之“舍己從人”,指習練者思維意識所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粘連黏隨”即是修煉“不丟不頂”的四大關鍵要素。換言之,能沾連粘隨地隨人所動,也就是做到了舍己從人的不丟不頂。所謂“從人”,也就是能“隨人所動”,但絕非一味地被動退讓或躲閃之“丟”,而是心意主宰下,實現引化對方的作用力,使其失重以至陷入欲進不得,欲退不能的“背勢”,以利我“化打合一”的運轉過程。

“不頂”是能“舍己從人”的又一要素,指不要正面與對方的作用力發生頂撞,而是要在運轉的過程中尋求“我順人背”的最佳時機,把握“借力打力”的最佳空間,“是蓄而後發”的運轉過程。王宗嶽《太極拳論》“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講的就是這層意思。所以“從人”即“不丟不頂”並且涵蓋了“知己”與“知人”兩重功夫。也就是說,只有歷經長時間大松大軟的修煉拳架,通過練意、練氣、練形,達到意、氣、形內外完整合一的高度縝密協調,才是奠定“不丟不頂”的扎實基礎。

而只有經過在長期的推手訓練中,立足於克服和剔除自作主張的盲動思想,刻意於圓活的運轉過程中尋找我順人背的致勝機勢,才能使“身能從心”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的功夫逐漸上身。拳論:“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即是此意。>>>陳式太極拳拳譜 養生功十八式科學健身

結語:關於太極拳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主要闡述了練太極的注意事項,太極術語等等內容,大家都有瞭解麼?小編希望大家能在練習太極的同時注重理論知識的完善,從心裡審理上都能事半功倍。

是以讓後學感悟到“隨人所動,隨屈就伸”即是《太極拳論》之“舍己從人”,指習練者思維意識所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粘連黏隨”即是修煉“不丟不頂”的四大關鍵要素。換言之,能沾連粘隨地隨人所動,也就是做到了舍己從人的不丟不頂。所謂“從人”,也就是能“隨人所動”,但絕非一味地被動退讓或躲閃之“丟”,而是心意主宰下,實現引化對方的作用力,使其失重以至陷入欲進不得,欲退不能的“背勢”,以利我“化打合一”的運轉過程。

“不頂”是能“舍己從人”的又一要素,指不要正面與對方的作用力發生頂撞,而是要在運轉的過程中尋求“我順人背”的最佳時機,把握“借力打力”的最佳空間,“是蓄而後發”的運轉過程。王宗嶽《太極拳論》“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講的就是這層意思。所以“從人”即“不丟不頂”並且涵蓋了“知己”與“知人”兩重功夫。也就是說,只有歷經長時間大松大軟的修煉拳架,通過練意、練氣、練形,達到意、氣、形內外完整合一的高度縝密協調,才是奠定“不丟不頂”的扎實基礎。

而只有經過在長期的推手訓練中,立足於克服和剔除自作主張的盲動思想,刻意於圓活的運轉過程中尋找我順人背的致勝機勢,才能使“身能從心”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的功夫逐漸上身。拳論:“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即是此意。>>>陳式太極拳拳譜 養生功十八式科學健身

結語:關於太極拳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主要闡述了練太極的注意事項,太極術語等等內容,大家都有瞭解麼?小編希望大家能在練習太極的同時注重理論知識的完善,從心裡審理上都能事半功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