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式太極拳 簡述楊式太極拳屈臂的特點

“屈臂”在楊式太極拳中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 想要將其用好, 得掌握一定的要領,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楊式太極拳中的“屈臂”, 通過本文介紹相信大家可以進一步規範自己在學習太極拳時的動作, 並能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對於屈臂的理解, 我們先要訓練好自身上肢的力量。

屈臂

在套路裡典型的屈臂動作有摟膝拗步、高探馬、倒攆猴, 這裡主要講的是後手的屈臂。

傳統楊式太極拳的屈臂動作不僅僅是外形上手臂的屈折。

同時, 也需要注重內在的要求。

內裡充分體現的是以腰脊的開合帶動肢體收放的問題,

其中也包含了肩、背部的放鬆問題。

以腰脊的開合帶動肢體收放, 這是太極拳用力方式與常規用力方式上的不同之處。

常規情況下, 邁步就直接上腳, 拿東西就直接動手。

這些都是很直接的動作, 沒有過度性的動作。

而太極拳的運動方式是上步要先由腰脊催動胯、膝、踝至腳, 出手同樣是由腰脊催動肩、肘、腕至手, 且收放相同。

既無論是出腳、出手還是收腳、收手, 運動的傳導過程是一樣的。

首領、腰催、身隨

有句話叫“首領、腰催、身隨”, 手是上肢的首, 腳是下肢的首, 頭是軀幹的首。

“首”指明並引領要去的方向, 在腰脊的催動下由根及梢實現太極拳運動方式下的“節節貫穿”。

屈臂動作就是要在上述運動方式下完成,

此時上肢在放鬆伸長的同時, 拉開了肩關節的縫隙, 肩部向下松沉。

屈臂時, 小臂折回, 肘不要上抬, 否則前功盡棄。

手臂屈好後, 腰背上的勁已蓄足, 腳下勁力的松沉已完成, 由腳下向上返出的蹬力通過腰脊的主宰由背、肩、肘、腕直達掌根。

前文曾提到“收放”, 收放時要注意收與放之間的轉換。

放時不可放到極限後停頓, 有所謂的定式亮相。 而是在放到即將到位就已經孕育著收, 在收到適當之處就已經暗藏著放。

收放中體現出太極生生不息的陰陽變化, 走出輕柔纏綿的內勁, 太極拳的“相連不斷”的濃厚味道也由此而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