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喜歡吃魚, 魚的營養價值很高, 特別是魚頭, 老人常說吃魚頭能變聰明。 魚的做法也很多中, 清蒸炒煮都可, 下面就和網小編一起去多瞭解下魚的營養價值, 瞭解到吃哪部位能補什麼, 吃得更加健康。
1、魚肉
魚肉平時我們應該都會經常的吃, 大家也知道魚是一種特別有營養的肉類食物吧, 不僅味美, 而且有利於消化, 營養專家指出魚肉之所以那麼受喜愛, 都是因為它的肉質含有大量的多種維生素, 對身體都是特別有利的, 魚肉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等)、酶類、礦物質(如鈣、磷、鉀、碘、鋅、硒等)、不飽和脂肪酸及優質蛋白等營養成分。
2、魚腦
魚腦中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類物質, 這些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的發育, 並具有輔助治療老年癡呆症的作用。 但魚腦中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 因此不宜多吃。
3、魚眼
魚眼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 這些營養物質可增強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4、魚鰾(即魚肚)
魚鰾是一種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早在1600多年前的《齊民要術》中就有關於魚鰾的記載。 該書中稱魚鰾是與燕窩、魚翅齊名的高營養食品。 現代研究發現, 魚鰾中含有豐富的大分子膠原蛋白, 該物質具有改善人體組織細胞營養狀況、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延緩皮膚老化的功效。 用魚鰾製成的菜肴口感滑潤、細膩。 另外, 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 經常會被製成幹品食用。 這種幹品魚鰾被叫做魚肚。 人們在食用魚肚前, 必須提前將其用油或水泡發。 質厚的魚肚用油或水泡發皆可, 質薄的魚肚用油泡發的效果較好。
5、魚骨
魚骨中含有豐富的鈣質, 具有防治骨質疏鬆的作用。 因此處於生長期的青少年和骨骼開始老化的中老年人應多吃魚骨。 另外, 很多人都因為不會烹製魚骨而將其扔掉。 其實, 魚骨的烹製方法有很多。 例如, 可以將魚骨曬乾、碾碎後, 和肉餡一起做成丸子食用。 也可以在燉魚時多放一點醋, 並使用高壓鍋進行燉煮, 這樣可使魚骨軟化, 直接食用。
6、魚鱗
魚鱗中含有豐富的膽鹼、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及鈣、硫等礦物質。 膽鹼具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卵磷脂具有保護肝臟、促進神經和大腦發育的作用。 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及心臟病的作用。 因此, 常吃魚鱗對健康是很有益處的。 人們可將魚鱗用小火熬成魚鱗凍食用,
7、魚唇
幹品魚唇多由鱘魚、鯊魚、鰩魚上唇的皮及連帶組織曬乾後製成, 其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 海魚魚唇雖然屬於海味八珍之一, 但其實並沒有多少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