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毒喝花茶
早上喝杯淡鹽水, 能利小便、助排毒。 血壓偏高的人, 可以換成溫開水;血糖不高的人, 就來杯蜂蜜水, 同樣有效。 春天講究喝春茶, 不管是綠茶還是花茶, 都能起到排毒、提神養氣的作用。 特別是茉莉花茶, 氣味芳香, 提神效果更好。
要想給身體排毒, 必須保證大便通暢。 建議大便不好的人適當多吃蘿蔔、白菜、土豆、紅薯, 幫助排便;也可以進行自我按摩, 每天繞肚臍順時針揉按至少36次, 按壓肚臍左右三指寬處的天樞穴至有酸脹感, 均有通便作用。
2晨練拉拉筋
古人提倡在春天晨練,
除了戶外鍛煉, 春天更應該多外出踏青旅遊。 可以在年初制定一套旅行計畫, 按照假期長短、季節特點等規劃四季旅遊, 並在接下來的一年中身體力行。
3飲食酸甜口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記載, 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 因為春天吃過多酸性食物會使肝火過旺, 從而損傷脾胃, 應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助消化, 如糯米、南瓜、大棗、山藥、銀耳等。 從另一個角度說, 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
1豆芽防口幹唇燥。
春天氣候乾燥, 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口角炎症狀。 春天是生髮的季節, 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則, 同樣具有生髮之氣的芽類蔬菜, 很適合春季食用。 比如, 豆芽、豆苗、春筍、蒜苗、芽菜等, 特別是豆芽味道鮮美,
2薺菜能補鈣。
眼下, 雖然還沒真正回暖, 但最耐嚴寒的薺菜卻已經上市了。 薺菜營養豐富, 其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以及各種礦物質含量較高, 特別是其含鈣量接近同等品質牛奶的3倍。 薺菜還有一定藥用價值, 傳統醫學認為它可用於輔助治療痢疾、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3萵筍抗過敏。
萵筍又叫“春菜”, 含豐富的維生素、鈣、鎂、膳食纖維等成分。 日本研究發現, 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可以抵抗春季因過敏而引發的鼻炎,
4韭菜提高抵抗力。
韭菜、生薑、雞湯有助養陽, 春季可以多吃點。 韭菜以初春時節品質最佳, 其富含膳食纖維, 可促進腸道蠕動, 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生, 故有“洗腸草”之稱。 韭菜性溫, 在春季吃可以固陽氣, 提高人的免疫力, 特別是平日手腳冰涼的人不妨多食用韭菜。 韭菜的吃法很多, 韭菜炒雞蛋, 或者韭菜炒瘦豬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韭菜, 口舌生瘡、咽幹喉痛及肝火旺盛的人最好少吃。
5太陽下梳頭
春季要養陽, 所以應多曬太陽, 特別是早起的時候, 邊曬太陽邊梳頭, 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 能幫助人增加陽氣, 滋潤五臟。 春天還要養肝, 而“肝開竅於目”,
建議人們全身放鬆, 面對太陽, 閉上眼睛, 讓玻璃窗和眼瞼濾去過於強烈的太陽射線, 同時轉動眼珠, 先順時針再逆時針, 每天堅持十幾分鐘。 人們還可以每天回到家用清水洗洗眼周、眼瞼, 並按揉眼睛周圍, 以促進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