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陰虛濕熱型圓翳內障

治療方法:甘露飲加減。

證候表現:目澀視昏, 煩熱口臭, 大便不暢, 舌紅苔黃膩。

病因病機:素體陰虛, 中濕化熱, 陰虛挾濕熱上攻, 目失濡養, 更被濕熱怫鬱, 故目澀視昏。 熱擾心神, 則心中煩熱。 濕熱鬱遏胃腸, 升降失常, 濁氣上升則口臭, 濁氣失降則大便不暢。 舌紅苔黃膩, 乃陰虛挾濕熱之象。

治則治法:滋陰清熱, 寬中利濕。

方用:甘露飲加減。

出處:《中醫眼科學》·第十二章瞳神疾病(篇)·第四節圓翳內障(章)

原文:陰虛挾濕熱主證:目澀視昏, 煩熱口臭, 大便不暢, 舌紅苔黃膩。 證候分析:素體陰虛, 中濕化熱, 陰虛挾濕熱上攻,

目失濡養, 更被濕熱怫鬱, 故目澀視昏。 熱擾心神, 則心中煩熱。 濕熱鬱遏胃腸, 升降失常, 濁氣上升則口臭, 濁氣失降則大便不暢。 舌紅苔黃膩, 乃陰虛挾濕熱之象。 治法:滋陰清熱, 寬中利濕。 方藥:甘露飲加減。 方中以生地、熟地滋陰補腎;天冬、麥冬、石斛滋陰清熱;黃芩、茵陳清熱利濕;枳殼、枇杷葉寬中降氣以助化濕;甘草清熱和中。 諸藥合用, 重在滋陰清熱, 兼以利濕。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濕熱型腹瀉

    病情分析:1.1中醫治療主證:腹瀉,稀便或膿血便,泄下急迫或瀉而不爽,肛門灼熱,腹痛,裡急後得,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治則:清熱化濕解毒,行敢寬中止痛.方藥:白頭翁東加味,白...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