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比較頑皮, 小時候身邊總離不開打人的照顧。 有時候稍微不注意, 就會引發大事故。 例如不小心吃了什麼東西, 就會造成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 下面我們就說說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症狀、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治療和急救措施等問題。
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為外界物質誤入氣管、支氣管內所致。 氣管是呼吸的通道, 假如異物較大堵住氣管, 患兒可在幾分鐘內因窒息而死亡。 因此是小兒耳鼻喉科最常見危重急診之一, 常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症。 必須及時確診,
疾病病因
1、孩子牙齒沒有發育完全, 咀嚼功能差, 食物不能完全嚼碎, 特別是象花生、瓜子、豆類等硬果殼類的食品, 當孩子在玩耍、哭鬧或嬉戲時, 食物就容易吸入氣道造成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
2、孩子有口含物品(如塑膠筆帽、小橡皮蓋等)的習慣, 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吸入氣管, 造成氣管異物。
3、吃東西的時候, 例如果凍, 螺螄等等食物由於吸食過猛也會吸入氣管造成小兒氣管異物。
4、重症或昏迷病兒, 由於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 偶有將嘔吐物、血液、食物、牙齒等嗆入氣管。
疾病病理
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後所引起的病理反應與異物的性質、大小、形狀及停留時間和有無感染密切相關。
1、異物的性質, 某些植物類異物如花生、豆類因含游離脂肪酸, 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彌漫性炎症反應, 如粘膜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 臨床症狀比較嚴重, 而金屬類異物引起的炎症反應較輕。
2、異物的大小與形狀, 光滑細小的異物刺激性小, 很少引起炎症, 尖銳、形狀不規則異物可穿透組織, 容易引起併發症。
3、異物存留的時間, 存留越久危害越大, 尤其以刺激性強, 易變位或在氣道內形成梗阻的異物為嚴重。
4、異物引起的梗阻程度不同, 可導致不同的病理變化。 不全阻塞, 異物小, 局部粘膜腫脹輕, 呈呼氣瓣狀阻塞, 吸氣時支氣管擴張, 呼氣時收縮, 出現阻塞性肺氣腫, 嚴重者肺泡破裂形成氣胸與縱膈氣胸。
臨床表現
病人應有明確的異物嗆入病史,其症狀通常可分成以下四期:
異物進入期
異物經過聲門進入氣管。 支氣管時立即引起劇烈咳嗽及憋氣甚至窒息, 隨異物深入症狀可緩解。
安靜期
異物停留在氣管或支氣管內, 一段時間可無症狀或僅有輕微咳嗽及喘鳴, 特別是異物較小停留在小支氣管內時, 可無任何症狀, 但活動異物可出現陣發性咳嗽。
刺激與炎症期
異物刺激局部粘膜產生炎症反應並可合併細菌感染引起咳喘、痰多等症狀。
併發症期
有支氣管炎和肺炎, 肺膿腫時, 表現為發燒, 咳嗽及咳膿痰、呼吸困難等。
疾病治療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症。 必須及時確診, 並儘早取出異物。 在醫院內可通過支氣管鏡等將異物取出。
對於像筆帽、骨片、鐵釘等特殊類型的氣管支氣管異物, 應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並應選擇儘量大號的氣管鏡, 這樣可以較好地保護異物順利出聲門。
對於像圖釘、大塊橡皮等異物從聲門取出時, 容易被聲帶刮脫引起窒息,
對於像玻璃球和某些大的光滑的玩具, 在氣管鏡下難以鉗出, 可以開胸切開氣管、支氣管取出。 也有採用纖維支氣管鏡下, 用膽道取石籃套住異物取出的方法。
用硬氣管鏡取異物後有可能損傷喉部, 而發生喉水腫, 術後應給以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治療, 嚴重者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 喉梗阻嚴重者應行氣管切開術。
急救措施
當患兒在家中出現氣管異物而窒息時應該採取下列方法:
拍背法
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 頭朝下, 托其胸, 拍其背部4下, 使小兒咯出異物。 也可將患兒倒提拉背。
迫擠胃部法
適用於1歲以上的兒童。 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 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 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複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衝擊氣流,把異物沖出。
若以上方法無效或情況緊急,應立即將患兒送醫院,可在表面麻醉下或全身麻醉下用氣管鏡取出異物。但應注意在送往醫院前一定不要吃飯喝水,以便醫生能儘早手術。
結語:孩子因為年紀小,自身的免疫系統都不太完善。所以會出現各種疾病,做父母的要多注意照顧才行,即使不小心讓孩子生病了,也不能慌亂,知道如何正確處理,急救措施是什麼才是關鍵的。所以平時要多多瞭解相關知識!
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複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衝擊氣流,把異物沖出。若以上方法無效或情況緊急,應立即將患兒送醫院,可在表面麻醉下或全身麻醉下用氣管鏡取出異物。但應注意在送往醫院前一定不要吃飯喝水,以便醫生能儘早手術。
結語:孩子因為年紀小,自身的免疫系統都不太完善。所以會出現各種疾病,做父母的要多注意照顧才行,即使不小心讓孩子生病了,也不能慌亂,知道如何正確處理,急救措施是什麼才是關鍵的。所以平時要多多瞭解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