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桂甘湯、茯苓湯
【處方】茯苓2兩, 桂枝2兩(去皮),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炙),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3兩(切)。
【功能主治】溫中化飲, 通陽利水。 主心下停飲, 心悸, 汗出不渴, 小便不利;咳而遺溺;奔豚。 傷寒汗出不渴者;傷寒厥而心下悸者。 傷寒發汗後, 腹下氣滿, 小便不利。 膀胱腑發咳, 咳而遺溺。 疝作奔豚。
【用法用量】茯苓桂甘湯(《醫學入門》卷四)、茯苓湯(《嵩崖尊生》卷七)。
【各家論述】1.《普濟方》;茯苓、甘草之甘, 益津液而和衛, 桂枝、生薑之辛, 助陽氣而解表。
2.《內台方議》:今此汗出而渴者, 為邪不傳裡, 但在表而表虛也。
【臨床應用】心下停水:程某, 男, 年48歲。 平素脾氣衰弱, 常患噫氣胃滿, 消化滯呆之證。 後在溽暑季節, 貪食瓜果, 而患腹瀉。 服健脾利水之劑, 腹瀉止, 而胸脘滿悶異常, 逆氣上沖, 煩躁不寧, 頭眩欲嘔, 心下漉漉作水聲, 四肢逆冷, 舌質淡, 而苔白膩, 脈象沉弦。 此為脾不健運, 水濕停瀦之證。 故以扶陽溫胃行水之茯苓甘草湯治之。 處方:桂枝15g, 茯苓24g, 生薑15g, 甘草3g。 連服2劑, 而躁煩不作, 脘悶消失, 沖逆平息, 脈象虛軟。 後以健脾行水之劑,
【摘錄】《傷寒論》
《會約》卷四:茯苓甘草湯【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2錢, 生薑3錢, 茯苓3錢, 甘草1錢,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1錢, 白術1錢半。
【功能主治】水停心下, 眩悸嘔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渴而小水不利, 加澤瀉的功效與作用8分,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5分。
【摘錄】《會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