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秘旨(傅青主摘陳真人丹訣)
2012-09-28
11
人得陰陽二氣之全,
而先天後天分焉。
先天者,
純陽也;後天者,
純陰也。
上下表裡而為人,
賦生受命,
皆稟太乙含真。
先天祖氣,
至虛至靈,
純粹中正,
皆可為神仙、為聖賢,
無貴無賤,
一切同得。
殊不知所得為人者,
舍一點先天純陽祖炁之外,
而所謂耳目口鼻、心肝脾肺、涕唾津液,
以至皮膚爪發、百骸九竅,
一身四肢,
自頂至踵,
皆後天純陰造化四大假合而成者也。
先天祖氣,
恍恍惚惚,
杳杳冥冥;其中有物而非物,
其中有精而非精;似有似無,
若亡若存。
即之不可見,
求之不可得。
其大無外,
包含萬象;其小無內,
不容一粟。
當知人身之中,
有一穴至虛之穴以存之,
玄關一竅是也。
得之者為神仙,
失之者為鬼;得之者未聞一二,
失之者常百千萬也。
奈何世人皆不能保身,
一點先天祖氣,
往往皆流於後天矣。
故三屍為害,
九蟲食精,
六賊盜形,
七情耗神,
五欲擾心。
凡物茫茫,
萬機眩惑,
耳聽音聲,
口嗜滋味,
隨其所有,
即著其相。
相著於外,
機從目入,
即入於內,
故動其心。
情動於中,
必搖其精;既失其精,
必耗其氣。
形神始離,
恍惚妄幻,
擾想惑情,
事物勞形,
精亂神散,
真一離心。
先天之氣日喪,
而轉輾流蕩于後天生死死生之域矣。
我道祖老君憫之,
於是始有大道,
教人以返還之說。
返者,
返本也;還者,
還原也;不過返其後天者複還於先天而已。
自金丹之名立,
而金丹之道著,
而金丹之書出焉。
竊謂金丹非無,
大道非有,
有中生無,
無中生有者也。
金丹之道,
非無而非有,
而所謂藥物鼎器者,
果有耶?果無耶?抑亦假法象以明大道耶?胥由金丹二字有象之故,
意謂鑄金必有鼎爐,
修丹必有靈藥,
煉藥必有火候,
而後此名始立矣。
蓋聚先天祖氣為藥物,
守玄關一竅為爐鼎,
順元神妙用為火候。
日鍛月煉,
時刻不忘。
及其成功,
則可以脫胎換骨,
超凡入聖。
大道之要,
不過如斯而已。
後世丹書,
往往不肯直指真一造化之本原,
下手工夫之次序,
無非假像設譬,
夢中說夢,
迷誤後人。
且就藥物而論之:曰乾坤、坎離、陰陽、鉛汞、木液金精、丹砂水銀、日魂月魄、烏精兔髓、青龍白虎、玄龜赤蛇、交梨火棗、黃芽白雪、雌雄黑白,
若是不一者,
皆藥物之異名也。
先天祖氣,
即是藥物,
豈先天祖氣之外,
別有所謂藥物耶?即鼎爐而論之:曰神爐、丹穴、靈台、神室、黃房、絳宮、戊己、黃中、明堂、虛穀、朱砂鼎、偃月爐,
若是之不一者,
皆爐鼎之異名也。
元關一竅,
即是鼎爐。
豈玄關一竅之外,
別有所謂鼎爐耶?即火候而論之:曰推周天、測潮候、按卦爻、用文武、准晦朔、定弦望、有抽添、悟進退、鼓橐鑰、稱斤兩、體刑德、事沐浴、行姤複,
若是之不一者,
皆火候之異名也。
元神妙用,
即是火候。
豈元神妙用之外,
別有所謂火候耶?餘不敢複效前人之言以欺後人,
乃直指金丹大道之本原而言之,
必有次序焉。
一曰立爐鼎,
二曰取藥物,
三曰行火候。
三者之外,
餘不敢複有增益焉。
立爐鼎者何?即守玄關一竅也。
是竅藏於先天混沌之中,
隱於無有有無之內;父母未生此身即有此竅,
既有此竅即有此身,
所謂與生俱生者也。
即元始懸寶珠於空無中,
去地五丈之所是也。
不上不下,
不左不右,
不前不後,
非內非外,
非有非無。
上通絳宮而繞泥丸,
下接丹田而達湧泉,
上徹下空,
而黃中通理焉。
此即立爐鼎之勝地也聚藥物者何?即存一點先天混元祖炁也。
是氣生於無形無象之先,
聚於無極太極之內。
父母未生,
妙合而凝;未有此身,
即有此氣;既有此氣,
即有此身。
此氣運行,
周流六虛;形以之而成,
心以之而虛,
耳目以之而聰明,
元精以之而固寧,
元神以之而運行,
吾身以之而化生。
散之則渾融無間,
聚之則凝結而成藥,
此即修煉金丹之大藥也。
行火候者何?即順元神妙用之義,
自然運用之道也。
是火發生於真精恍惚之中,
薰蒸於四肢百骸之內,
本無形象,
安有候焉?蓋元神散則成氣,
聚則成火;一聚一散,
一升一降,
迴圈往來,
周流不息,
與時偕行,
與時偕極者也。
或者簇年歸月,
簇月歸時,
簇時歸刻,
准子午卯酉,
寅申已亥,
辰戌醜未,
朝屯暮蒙,
姤複坤剝,
周曆六十四卦、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以為候。
殊不知沌未分之時,
安有年月日時、甲癸子亥,
又若何推測也。
大抵真火即是元神之運行,
真精結成丹。
真息之出入,
即真火之進退,
即文武之抽添,
皆本自然而然,
初非攢簇隨念而生。
若夫燎于原而不可遏者,
非先天之真火,
乃後天之凡火也。
今修士下手立基之始,
必先使吾心如止水無波,
太虛無雲,一寂然不動之境;然後于玄關一竅之中,仿父母未生以前工夫。存定真息真氣,使氣不離息,息不離氣,合為一處。內者不出,外者不入,上下往來於一竅之內。綿綿若存,如在父母胞中,未生以前一點先天祖炁,渾融磅礡,氳然如春,酣然如醉,美在其中,晬然見於面,盎于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睹之無象,求之無形,無一不在於玄關,至此則藥歸於鼎爐,而火候可行矣。如是則元神妙用自然,運用真火,周流運轉于玄關之內,漸漸鍛煉,漸漸凝結,真精日益,力到功深,自小至大,由微至著,玄珠成象,結成聖胎,皆自然而然,自神而神,莫知其所以神。還如子藏母腹,隨呼隨吸,聚沖虛太和之氣,成終古不壞之體。以致胎圓十月,化生嬰兒,與我未生以前,在母胎中一般意象。然後勤加溫養之功,專氣致柔,念茲在茲,動靜語默,造次弗離。溫養既足,體如空虛,於是劈破鴻蒙,鑿開混沌,現出本來面目,身外有身,縱橫自在,變化無方矣。
太虛無雲,一寂然不動之境;然後于玄關一竅之中,仿父母未生以前工夫。存定真息真氣,使氣不離息,息不離氣,合為一處。內者不出,外者不入,上下往來於一竅之內。綿綿若存,如在父母胞中,未生以前一點先天祖炁,渾融磅礡,氳然如春,酣然如醉,美在其中,晬然見於面,盎于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睹之無象,求之無形,無一不在於玄關,至此則藥歸於鼎爐,而火候可行矣。如是則元神妙用自然,運用真火,周流運轉于玄關之內,漸漸鍛煉,漸漸凝結,真精日益,力到功深,自小至大,由微至著,玄珠成象,結成聖胎,皆自然而然,自神而神,莫知其所以神。還如子藏母腹,隨呼隨吸,聚沖虛太和之氣,成終古不壞之體。以致胎圓十月,化生嬰兒,與我未生以前,在母胎中一般意象。然後勤加溫養之功,專氣致柔,念茲在茲,動靜語默,造次弗離。溫養既足,體如空虛,於是劈破鴻蒙,鑿開混沌,現出本來面目,身外有身,縱橫自在,變化無方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