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兒科望診如何診斷小兒疾病

兒科望診是從望神色、望形態、察苗竅、察指紋等方面所發生的異常變化, 診斷小兒疾病所在的。

望神色方面兩目無神、呆滯、目光暗淡、精沖萎靡、嗜睡、反應遲鈍者, 是謂“無神”。 常見於久病和體質極度虛弱的小兒。 標誌著氣血虛弱, 正氣已傷, 如脾虛久泄的小兒, 多呈此種表現。 如見精神煩躁不安, 啼哭不止, 肢體躁動不寧, 多由熱邪熾盛, 擾動心神, 或因痰食積滯, 胃腸氣機不暢, 胃腹作痛所引起, 或因頭身肢體疼痛所致。 此外, 在臨床上也常見到有些患兒出現兩目直觀或上竄, 神志不安, 伴有抽搐, 多為驚風。

也有些重症, 如疫毒痢, 濕溫等疾患, 患兒可出現高熱、神志昏迷的症狀。 肺氣虛或營血虧損的小兒, 多見面色蒼白。 脾胃虛弱的小兒, 面色多現萎黃。 心火亢盛, 高熱的小兒, 多見面色紅赤。 小兒驚風時, 面色多現發青。 熱而兼濕, 濕熱相蒸, 面部多顯黃色。 中醫對小兒面部皮膚望診的經驗, 《醫宗金鑑》總結說:“欲識小兒百病源, 先從面部色澤觀, 五部五色應五臟, 誠中形外理昭然”。 不僅如此, 還根據顏色表現的部位來判斷疾病所在。 所謂“額心頦腎鼻脾位, 右腮屬肺左屬肝”。

望形態方面筋骨軟弱, 肌膚乾瘦, 毛髮枯萎, 動態遲緩的, 則屬發育欠佳或屬久病。 例如, 佝僂病小兒有其特殊形態的表現, 可見頭顱方大, 鹵門晚閉, 出牙晚, 發黃稀疏, 串珠肋,

或雞胸, 龜背, 下肢彎曲, 站立行走遲緩無力等。 多因先天不足, 後天失養, 腎精虧損所致。 屬於中醫兒科學五遲、五軟範圍。 再如, 見有小兒肢體贏瘦, 頸細腹大, 青筋暴露, 面色萎黃, 兩目無神者, 多屬疳積證。

察苗竅方面以鼻、口、服等部尤為重要。 例如, 肺開竅于鼻, 小兒患肺炎時, 由於肺氣閉塞, 可見鼻翼煽動;風寒束表則鼻流清涕;風熱襲表則鼻流濁涕。 口舌生瘡, 鵝口瘡等, 小兒時期極為多見, 屬心脾病變。 因心開竅於舌, 脾開竅於口。 小兒眼部疾患, 如目赤多眵, 則多因肝經有熱所致。

察二便方面是觀察小兒大小便的形狀、顏色等變化。 如小兒大便稀薄, 夾有奶瓣或食物殘渣, 則屬消化不良。 下利清穀不止, 多屬脾腎懼虛。 如糞便稀如水,

色綠面臭, 多為腸熱泄瀉。 便如粘凍, 夾有膿血, 則屬痢疾。 小便黃赤量少者, 多屬熱證。 小便混濁如米湯狀, 為濕濁下注或消化不良。 屎血者, 多為熱傷血絡。 小便清長, 或夜間遺屎為腎陽虛, 下元不固象證。 如見大便色白, 小便赤黃則應考慮有黃疸病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