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診斷小兒疾病最重視望診

望、闖、問、切四診, 是祖國醫學用來診斷疾病的方法。 兒科疾病, 雖然也是運用四診合參的方法, 加以辨證, 但由於小兒語言未通, 較長兒又言不迭意, 氣血未定, 脈息難測, 因此在四診方法上, 就存在著一些具體困難。 如明代醫家萬全提出;“小兒出生百日之後不能言, 脈無可診”。 “小兒多未能言, 言亦未足取信”。 這些說明診小兒疾病時, 無論在問診或是切診上均存在著一定困難。 這是因為, 小兒氣血未定, 脈象難辨, 同時切脈時也常由於哭啼而受到影響, 因而三歲以內的小兒, 多用望指紋以輔助診斷。 需要切脈時,

則必須在小兒安靜或睡眠情況下進行。 在問診方面, 較小的嬰幼兒不會言語, 難以反映真實病情, 即使是較大的兒童, 也往往不能正確地表達癰情, 一些症狀表現, 多由家長或保育人員代為述說。 這些均是間接的材料, 不能作為進行診斷的依據。 同時家長所訴的病情, 往往存在片面, 或主次不分, 本來倒置的情況, 甚至還包含著主觀推斷的成份在內。 這樣, 對問診所獲取的臨床資料, 必須進行詳細的客觀分析, 更主要的則需醫生親自仔細檢查, 才能得到準確、全面的診斷材料。 所以, 兒科的四診台參方法, 與成人有所不同, 其中望診一項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應把它放在首要地位。 因為從望診所獲得的材料是最為真實可靠的,
它不受其它客觀條件所影響, 而且人體內外是緊密聯繫的, 機體內部的病變可以從形體、神色、舌苔、指紋等方面的變化表現出來。 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 “凡觀乎外, 可知其內”, 正是選道理。 古代醫生在這方面有不少實踐經驗和臨床體會, 提出過如下論斷:“小兒方術, 號曰啞科, 口不能言, 脈無所施, 唯形色以為憑。 ”“要識小兒證候, 但將外貌推術。 ”以上這些記載, 說明瞭望診在診斷兒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