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許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清醒時, 在沒有大量運動、溫度適宜、穿著合適的前提下, 仍然會出汗不止。 這種自發性出汗現象, 便叫做自汗。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自汗的原因主要為體虛。 自汗也是一些疾病的重要症狀。 在生活中多留意自身排汗狀況, 及時發現自汗症狀, 有助於我們及時進行身體的修復和疾病的治療。
體虛型自汗自診表
|   自汗原因  |    症狀  |  
|   氣虛  |    自汗, 感受風邪、劇烈運動或勞累過度後症狀加重;身體疲乏;少氣懶言;臉色無光澤;舌色淺淡, 苔薄白;脈弱無力  |  
|   陽虛  |    自汗, 汗出清冷;畏寒;乏力;抵抗力弱,  |  
|   氣虛  |    自汗, 汗液如油;氣喘;體溫驟降, 四肢冰冷;雙目無神;脈微細。 症狀多見於外感溫熱病後期  |  
|   血虛  |    自汗, 動則症狀加重;易受風邪;氣短;乏力;懶言;脈弱無力。 多見於產後婦女或大出血患者  |  
|   氣陰兩虛  |    久咳不愈, 咳甚時氣喘自汗, 脈微細。 多見於肺功能較弱者  |  
|   氣虛濕鬱  |    自汗;腹脹, 餐後症狀加重;胸悶。 多見於氣虛者  |  
應對建議:
自診為體虛型自汗後可先就醫, 進一步確認自汗原因, 並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調養。 儘量以食療補養身體, 避免使用藥物, 以防身體受到藥物副作用的損害。
 
病理型自汗自診表
|   自汗病因  |    症狀  |  
|   低血糖  |    臉色蒼白;冷汗;手足震顫  |  
|   甲狀腺功能亢進  |    怕熱;多汗;有精神緊張、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難以入睡等症狀;食欲增加, 吃得多, 人反而消瘦  |  
|   嗜鉻細胞瘤  |    淋漓多汗, 出汗具有陣發性, 有時也可以持續性出汗, 但陣發性發作時, 臉部潮紅或變白可同時發生, 還會出現心慌、手抖、四肢發涼等。 本病發作時, 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及因此而引起的頭痛症狀  |  
應對建議:
自診為病理型自汗後應及時就醫, 遵從醫囑進行治療, 使病情儘早得到有效的控制。 另外, 根據不同疾病的飲食要求, 平時配以相應的食療方法, 效果將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