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的可怕之處在含有幼蟲的蛔蟲卵被吞入人體後並不是直接 腸道內生長發育, 而是由蟲卵變成幼蟲後, 通過人的血循壞, 經過心、肺等重要器官再回到腸道發育成成蟲。 蛔蟲在人體內的漫遊和發育會對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1、幼蟲移行症短期內天入大量蛔蟲卵後經8-9天, 幼蟲進入肺泡可引起發熱、咳融洽、哮喘、蕁麻疹等。 重症有氣急或痰中帶血, 血中酸懷粒細胞明顯增高。 病程短, 大多經2周左右完全恢復。 幼蟲還可侵入肝、腦、眼等器官, 引起相應器官的損害, 如肝大、癲癇、眼瞼浮腫等。
2、成蟲引起的症狀輕度感染者無明顯症狀,
3、膽道蛔蟲症蛔蟲有喜歡鑽孔的特性, 當愛到藥物、濕度或其他因素刺激時會亂鑽一通。 若鑽入膽道, 刺激膽總管括約肌產生強列痙攣, 出現劇列的右上腹疼痛, 常伴嘔吐, 有時吐出蛔蟲。 體檢僅在右上腹有輕度壓痛, 腹部體征劇列腹痛不一致為本病的特徵。 當蛔蟲自行退出後, 腹痛即緩解。
4、蛔蟲性腸梗陰發病僅次於膽道蛔蟲症。 由於蛔蟲成團阻塞腸腔, 或蛔蟲毒素剌激引起腸壁痙攣所造成。 表現為劇烈腹痛、伴嘔吐, 往往吐出膽汁或蛔蟲。 腹脹明顯, 腹部可摸到包塊或有條索感。 如果治療不及時,
5、其他:蛔蟲還可鑽入闌尾或肝臟, 導致蛔蟲性闌尾炎或"肝膿腫"。 昏迷的病人, 蛔蟲會從喉部鑽入氣管, 引起窒息。 蛔蟲病的診斷主要根據大便中找到蟲卵或大便中排出成蟲為根據。 至於面部的白斑、指甲內的白點、晚上磨牙等都不能作為診斷蛔蟲病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