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了按什麼穴位
冬季天氣寒冷,也是落枕的高發期,因為晚上睡覺如果蓋被蓋得不夠嚴實的話,就會冷到脖子,早上起來就會感覺肩膀和脖子酸痛,這是落枕的症狀,那麼落枕了該怎麼辦呢?治療落枕最快速高效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穴位治療落枕法,按按以下這些穴位,就能讓你輕鬆擺脫落枕,一起來看看吧。
1、點壓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中間,小腿兩側腹肌的下方,你伸小腿時稍微用力,就出現小腿腹肌,就在腹肌的交角處,還不明白,自己百度看下圖,一般來說有一側的穴位是比較痛的,就重點點比較痛的一邊 ,一般指壓到15到20分鐘,壓的同時輕輕轉動你的頸部,幅度由小到大。
2、掐合穀穴:用大拇指掐痛側的合穀穴到酸痛,同時也要緩慢活動頸部2分鐘,對於輕微患者是很有效果的,合谷穴位於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
3、彈撥手三裡:落枕的人痛側的手三裡部位的肌肉會發硬!並且很敏感,輕輕揉撥都很酸痛,永大拇指揉撥痛側手三裡 1到2分鐘 手三裡位於手肘橫紋處下2寸(稍外側) 2寸也就是你的三個手指合併的寬度。
4、擊打肩井:用不痛的一邊手掌擊痛側肩井 3到5次,同時活動肩部,不知道肩井,就擊打肩膀中間部分就行,能明顯的感覺到酸痛的。
5、按風池穴 :用大拇指按風池穴約一分鐘,風池穴位於後頸中間凹陷處往外側2寸,也就是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
一般來說,點完以上的穴位,自己活動活動,都能有效解決落枕問題。
治療落枕的竅門
1、冷敷:如果局部疼痛、僵硬嚴重,或者有腫脹或灼熱感,就表示受傷部位充血發炎。 所以,在24小時內,應該給予冷敷。 可用毛巾或塑膠袋包裹小冰塊敷患處,每次15—3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1次。
2、熱敷:等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以疏通經絡,活血化淤。 可用熱毛巾濕敷,或用熱水袋幹敷。 有時間的話,可洗熱水澡,尤其在頸部患處用熱水反復沖洗,邊洗邊用手按摩頸部,效果更佳。
3、自我按摩“落枕穴”:中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2、第3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後一點的地方。
預防落枕,還可製作一個高低軟硬適宜的“中藥”枕頭。 在製作枕頭時,還可加入研細的中藥,例如黃芪、當歸、甘草等,以促進頸部血液迴圈。 另外,平日要注意頸部保健,如久坐工作的人,要經常起身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 久處冷氣空調環境者,更要注意頸部保暖,尤其需固定姿勢工作者或伏案午睡的人。
落枕的原因
1、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
2、枕頭墊得過高、軟硬不當或高低不平。
3、頸部外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
4、頸部受風著涼,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5、如為頸椎病引起,可反復“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