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季的酷熱逐漸消失, 預示著秋天已近來臨, 也表示釣魚的好季節開始。 釣魚的益處不言而喻, 這樣適合釣魚的季節怎可錯過, 你知道秋季又有哪些釣魚技巧來增加釣魚的樂趣嗎?在秋季有一部分人是非常喜歡釣鯉魚的, 那你瞭解鯉魚的生活習性嗎?知道秋季釣鯉魚的技巧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瞭解吧!
一 秋季釣魚的三個時節
1、初秋季節如何釣魚。 初秋即指立秋至處暑。 初秋與夏季相鄰, 除早、晚之外, 仍是炎熱酷暑的延續。 初秋尚未出“三伏”, 如若遇上秋老虎, 甚至要比夏天更炎熱, 乃至更多的悶熱天氣。
所謂“日出前後進餐, 日落前後耍歡”, 垂釣時只要抓住早、晚及陰雨天出釣, 選擇近岸的淺水處拋竿下釣, 定能夠獲得滿意釣獲。
2、仲秋季節如何釣魚。 初秋一過, 秋老虎就已緩慢地消失了。 白露至秋分謂之仲秋。 民間自古就有“金秋時節小陽春, 秋高氣爽好釣魚”之說。
3、晚秋季節如何釣魚。 寒露至霜降謂之晚秋。 一場秋雨一陣寒, 魚兒深知寒冬即將到來;這個時節又常有北方冷空氣南侵,
與此同時, 深秋時節多秋風, 岸上的草籽、昆蟲等等, 被風吹落水中靠近處, 成為魚兒豐盛的美食。 一般河流、湖泊以及池塘岸邊的水位較淺, 太陽升起後, 經陽光照射, 升溫快, 水溫高, 魚兒為了避寒取暖, 又紛紛從深水處出窩, 游向水溫適中的淺水岸邊尋食遊弋, 儲備越冬所需能量, 對各種餌料攝食活躍, 頻頻咬鉤。 這時的釣獲量也是很可觀的。
二、秋季釣魚的兩個要素
1、要合釣時:掌握釣時是獲魚多少的關鍵。 要選擇最佳釣時, 還得以初秋、仲秋、深秋而分。 初秋的最佳釣時是早晨和傍晚, 夜釣還可以繼續進行。 仲秋釣魚, 有 金秋時節小陽春, 不冷不熱好釣魚;秋高氣爽魚兒肥, 釣翁釣得笑哈哈 之說。 深秋由於北方氣溫、水溫相差較大。 南方氣溫、水溫適宜, 仍是釣魚的較佳時節, 可全天施釣, 上釣率高。 北方一遇寒潮, 大雪紛飛, 冰天雪地, 除中午能釣, 其他時間出釣, 獲魚無幾。
2、要選准釣點:釣諺曰: 魚有魚道, 鳥有鳥道, 找到魚道, 連連上鉤。 下麵是垂釣對象魚的魚道:池塘釣魚投餌處, 在塘主每天投餌喂魚處的前方, 或左或右側, 這就是魚道。 水草縫:在溪流、河川、水庫、湖泊釣魚,
三、秋季釣魚五要點
1、釣具要比其他季節大一個檔次
秋季魚體大且肥,掙扎力強,吃食又不像其他季節那麼挑剔,見餌就吃。根據魚類在秋天的這一習性,魚竿要粗壯結實,漁線宜粗些,魚鉤宜大些。漁線的粗細,魚鉤的大小,要從實際出發,因魚而異。
2、釣場要選擇寬闊的水面
秋天,溫氣、水溫適度,魚兒遊動活躍,四處找吃。根據這一習性,要選擇寬闊的水域垂釣。寬闊的水面氧氣充足,水深,食物多,魚兒為越冬作好準備,就將大量進食,尤其是大魚,多在寬闊的水面遊弋,打窩之後,魚易於集中,好釣取,釣得也多。
3、釣位、釣點要選擇陰、潭、尖、邊、風
(1)、釣陰:陰者,陰坡和遮陽的地方;
(2)、釣潭:潭者,深水也。當秋天天氣漸冷之時,地溫卻是熱的,如空氣溫度降到4℃,1米深水的溫度是在10~15℃,當氣溫在8℃左右時,2米左右的深水,溫度尚在20℃以上,因此浮游生物在深水裡生活,大魚當然也在深水中覓食;
(3)、釣尖:尖者,岸的鏵尖處也。入秋後,大魚遊弋通道一般離岸較遠,而鏵尖由於伸入水中,相當於釣竿的延長,釣位釣點的選擇在 尖 ,不僅能使拋鉤較遠,還可左右開釣,具有較大機動性;
(4)、釣邊:邊者,岸邊淺水區也。釣位選在淺水區,邊沿處下鉤,上鉤率極高;
(5)、釣風:風,指的是風向。秋季魚兒喜歡北風,在北風中,正北風、西北風最好,東北風也不錯。
4、魚餌要香甜、鮮活
(1)、誘餌:秋釣的誘餌,以藥米、麝香米、微酸的糟食、啤酒槽、紅薯、老、嫩玉米粒等為上乘;
(2)、釣餌:秋釣的釣餌以粑紅薯粒、老、嫩玉米粒、糟食、啤酒糟中未爛的小麥和玉米粒、蚯蚓、小蝦、螺螄肉、蠅蛆、蚱蜢、蟋蟀、蟑螂為主。
5、釣法要靈活多樣
魚類屬於變溫動物,隨著氣溫、水溫的變化而變化。初秋、促秋、深秋的氣溫、水溫不同,釣法也不一樣。如釣鯽魚,初秋、促秋宜釣早晚兩頭、釣邊、釣底。如遇悶熱天氣,底釣不行,就改為浮釣、半浮釣。深秋則以逗引法為佳,拖拉餌鉤要勤,幅度要小,誘魚上鉤。又如釣草魚,早晚水面溫度適宜,草魚多在水域的上層活動、覓食,以釣浮為主;中午、下午,水面表層溫度高,草魚多在水域的中層活動、覓食,以半浮釣為佳,中午、下午溫度低或水表層溫度高,草魚多在水底活動、覓食,以釣底為好。
秋秋季之所以適合釣魚是因為冬天即將來臨,魚兒會在秋季大量尋找食物來為冬天做準備,鯉魚也是這樣的,所以下面就讓我從秋季鯉魚生活習性和釣鯉魚的技巧兩方面來教你如何釣鯉魚吧!
一、秋季鯉魚生活習性
1、鯉魚生活習性
鯉魚屬於雜食性的魚,生長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主要分佈在水域的底層。它的體型較大,所以在所有可垂釣的魚類是屬於比較大的魚種。還由於它強勁的衝力以及一旦上鉤會讓人立即感覺到,所以成為了很多人愛掉的魚。
鯉魚在水溫低2度時躲入草或泥窩進入冬眠狀態,不索餌;水溫高5度-11度時活動緩慢,索餌不積極;水溫高於度時鯉魚開始索餌積極,並隨溫度的升高,進食量增加;水溫在22度-25度時,索餌強烈,咬鉤中魚率最高。水溫變化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季節,所以隨著季節的變化,鯉魚的活動範圍和攝餌都有變化。
2、鯉魚秋季活動範圍
鯉魚喜歡在遊泥中掏食泥土中的有機物質,秋季來臨,鯉魚喜歡在深水處餌量大而充足的地方拱食,象豬一樣在水底淤泥裡拱來拱去搜索可以吃的事物。所以秋季釣鯉,應選水較深而經常冒氣泡的水域釣鯉。
3、鯉魚秋季索餌習慣
有句漁諺說鯉魚攝餌特點是春腥、夏臭、秋香、冬甜。
根據這漁諺,秋季應該注重以香為主、甜為輔,開餌釣鯉。
秋季魚兒瘋狂攝餌,儲蓄營養過冬,一般都趨向于蛋白含量高,營養價值高,量大的餌料,對於一般的粗食不太感興趣了。此時用餌,應在香、甜的基礎上側重于營養價值高,蛋白含量高的原料來開餌。
三面的三點就是鯉魚最基本的生活習性以及它的獲取食物的習慣。鯉魚分為野生的喝唐養的兩種,這兩種鯉魚的習慣也是不同的,可以根據不同地域的鯉魚選擇不同的餌料等。相信只要根據不同水域鯉魚的習慣就一定會有收穫的。
二、秋季釣鯉魚的技巧
四點小技巧
秋季是釣鯉魚的旺季,要想在該季節釣獲更多的鯉魚,除了使用長竿、粗線、大鉤、科學配餌等基本技巧外,實踐使我體會到,還有四點小技巧。
1、渾水下鉤,渾水下鉤是指釣者應選擇一年以上未幹過,水深在1米以上,水色呈微渾或較渾的水塘作為釣場,且選准釣點進行底釣。但是,人、畜等因素造成的渾水塘不可以選作釣場。為什麼要選渾水塘釣鯉魚呢?這是因為:1.鯉魚是製造水的專家鯉魚一般靠其發達的頜骨挖掘底泥覓取食物,弄得一股股渾水和一層層魚星泛出水面,因此,凡是有鯉魚群的水塘,水均被它們攪渾;2.鯉魚喜歡弱光,常棲息在水色渾暗、透明度較低的深水中;3.選擇這樣的釣場且選准釣點,相對而言,釣獲鯉魚的把握要大一些。
2、面坨掛鉤。面坨掛鉤是指用當日自己配製的面餌搓坨掛鉤直接進行底釣。其具體方法:麩皮100克、小麥麵粉40克、商品釣鯉魚香精半袋,倒入一器皿中拌勻,再加入適量的純淨水後反復搓揉,使麵團的彈性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其軟硬程達度適中而稍偏硬(可延長換餌時間,也不影響鯉魚咬鉤)。然後將麵團放入雙層塑膠袋中紮口備用。垂釣時,每次取紅棗樣大一坨面餌,將整個釣鉤包住,呈橢圓形(不露鉤尖),再輕輕投入釣點垂釣。面坨掛鉤釣鯉魚的好處頗多;如適合鯉魚喜葷更喜素的口味;面坨散落水底,形成較多的誘餌,既不需打窩又不需續窩,而且誘魚快,留魚久;誘餌和釣餌自然統一,魚兒容易上當而頻頻咬鉤;換餌次數相對減少不易驚魚; 能對抗小雜魚鬧窩,方便鯉魚咬鉤,創造了良好的優窩環境等。
3、巧用雙鉤。巧用雙鉤是指將腦線等長(約10釐米)的雙鉤(丸也10~12號鉤)均掛上述面索施釣。這樣,釣餌沉入釣點後基本靠在一塊、目標大、氣味深、誘魚快、魚咬鉤歡。
4、稍緩提竿。鯉魚咬鉤時一般會出現三種漂相;即多數為黑漂;少數為送漂;個別為領漂。垂釣中要相對釣鈍,漂尖露出水面4~5目,當開始發現黑漂,送漂、領漂的瞬間,在心中默數:一、二、三後迅速抖腕提竿。稍緩提鉤,主要是根據鯉魚光叼後吞的咬鉤特點,讓其將鉤餌;吞牢後再提竿,這對於減少提空鉤、防止魚脫鉤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秋釣鯉魚時機和技巧
1、秋釣邊的最佳時段
俗話說春釣淺灘, 秋釣近邊。自每年8月初的立秋之日起, 時令就進入了秋季。但是, 初秋由於未出三伏, 除早晚較涼爽之外, 炎熱仍似盛夏, 氣溫依然很高。垂釣自然還要沿用夏釣方法, 避開中午要釣一早一晚。
到了仲秋, 天高雲淡, 金風送爽, 溫度適宜, 是一年之中第二個垂釣旺季。雖然多種魚全天可釣, 垂釣者可大顯身手, 但因氣溫, 水溫仍然較高, 仍不是釣淺邊的最佳時節。只有寒露過後, 天氣漸漸變冷, 釣淺邊的時機才真正到來。
晚秋時節魚之所以喜歡靠近池塘岸邊, 一是因為深秋多風, 不斷將岸上的草屑, 草籽和昆蟲等食物吹落水中, 岸邊附近的水中就成了食物豐富的餌料區;二是由於一般池塘岸邊水都較淺, 太陽升起後, 經陽光照射升溫快, 較溫暖。魚兒為了趨溫和尋找食物, 為越冬作最後的準備, 紛紛從較深的地方游向淺水岸邊。從而向陽岸邊就成了垂釣者首選的下鉤之處。
2、垂釣技巧
由於岸邊水淺, 釣點又近在咫尺, 如果仍採用平時正面伸竿垂釣法, 往往效果不佳。為避免人影竿影對水中魚兒的影響, 最好是採取長竿斜向垂釣的方法。這樣, 下鉤點與垂釣者距離較遠, 人對魚的各種干擾就小得多。釣點環境相對安靜, 從而魚敢於大膽進窩和毫無顧忌地攝餌吞鉤, 故上魚率高。
秋季釣鯉的釣具與春日不同。要求竿子粗壯結實,線粗牢,鉤絲粗,鉤子大,鉤型龍門要寬些。秋日鯉魚力氣大,雖沒有青魚、草魚的衝擊力猛烈,但持久力強。故釣到5公斤以上大鯉魚,不要急著出水,而是要跟它比耐心,在水中慢慢搏鬥,它不動,你牽引;它遊動,你不動。利用竿線的彈力牽住,消耗它的體力,這樣較勁5~10分鐘,魚才力盡上浮。
掌握提竿時間:提竿時機與季節有關。秋冬季魚兒或在深水避寒,或進入冬眠狀態,少有攝食,且動作微弱,一旦有浮標移動信號,應立即提竿。
提竿的動作要領:出現信號時,垂釣者應迅速提竿。正確的姿勢是,竿柄頂住持竿的上肘部,肘部突然下壓,手腕稍稍發力向上抬。提竿的動作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應注意好肘部、小臂和腕部的爆發力。尤其是手腕頓一下。這一"頓使得魚鉤刺進魚嘴,因此幅度不宜過大,應簡短有力;第二,不能大起大拉;第三,垂釣較大的魚時應儘量遛魚;第四,魚往遠處或深水處逃切忌硬拉,以免驚走周圍魚。可利用魚線牽制,使上鉤之魚來回兜。待其無力後再拖出水。
結語:學習力以上的釣魚技巧相信對於你的釣魚技術會有很大幫助的,這可以讓你在這個秋天在享受釣魚帶個你的樂趣的同時讓你滿載而歸。如果你喜歡釣魚鯉魚或身邊有這樣的朋友,那麼以上從鯉魚的生活習性及釣鯉魚的技巧一定可以讓你更享受釣魚。
釣髒不釣淨。髒者,即水底有雜物、亂石、草葉等物。這些地方,都是秋釣的最佳釣點。三、秋季釣魚五要點
1、釣具要比其他季節大一個檔次
秋季魚體大且肥,掙扎力強,吃食又不像其他季節那麼挑剔,見餌就吃。根據魚類在秋天的這一習性,魚竿要粗壯結實,漁線宜粗些,魚鉤宜大些。漁線的粗細,魚鉤的大小,要從實際出發,因魚而異。
2、釣場要選擇寬闊的水面
秋天,溫氣、水溫適度,魚兒遊動活躍,四處找吃。根據這一習性,要選擇寬闊的水域垂釣。寬闊的水面氧氣充足,水深,食物多,魚兒為越冬作好準備,就將大量進食,尤其是大魚,多在寬闊的水面遊弋,打窩之後,魚易於集中,好釣取,釣得也多。
3、釣位、釣點要選擇陰、潭、尖、邊、風
(1)、釣陰:陰者,陰坡和遮陽的地方;
(2)、釣潭:潭者,深水也。當秋天天氣漸冷之時,地溫卻是熱的,如空氣溫度降到4℃,1米深水的溫度是在10~15℃,當氣溫在8℃左右時,2米左右的深水,溫度尚在20℃以上,因此浮游生物在深水裡生活,大魚當然也在深水中覓食;
(3)、釣尖:尖者,岸的鏵尖處也。入秋後,大魚遊弋通道一般離岸較遠,而鏵尖由於伸入水中,相當於釣竿的延長,釣位釣點的選擇在 尖 ,不僅能使拋鉤較遠,還可左右開釣,具有較大機動性;
(4)、釣邊:邊者,岸邊淺水區也。釣位選在淺水區,邊沿處下鉤,上鉤率極高;
(5)、釣風:風,指的是風向。秋季魚兒喜歡北風,在北風中,正北風、西北風最好,東北風也不錯。
4、魚餌要香甜、鮮活
(1)、誘餌:秋釣的誘餌,以藥米、麝香米、微酸的糟食、啤酒槽、紅薯、老、嫩玉米粒等為上乘;
(2)、釣餌:秋釣的釣餌以粑紅薯粒、老、嫩玉米粒、糟食、啤酒糟中未爛的小麥和玉米粒、蚯蚓、小蝦、螺螄肉、蠅蛆、蚱蜢、蟋蟀、蟑螂為主。
5、釣法要靈活多樣
魚類屬於變溫動物,隨著氣溫、水溫的變化而變化。初秋、促秋、深秋的氣溫、水溫不同,釣法也不一樣。如釣鯽魚,初秋、促秋宜釣早晚兩頭、釣邊、釣底。如遇悶熱天氣,底釣不行,就改為浮釣、半浮釣。深秋則以逗引法為佳,拖拉餌鉤要勤,幅度要小,誘魚上鉤。又如釣草魚,早晚水面溫度適宜,草魚多在水域的上層活動、覓食,以釣浮為主;中午、下午,水面表層溫度高,草魚多在水域的中層活動、覓食,以半浮釣為佳,中午、下午溫度低或水表層溫度高,草魚多在水底活動、覓食,以釣底為好。
秋秋季之所以適合釣魚是因為冬天即將來臨,魚兒會在秋季大量尋找食物來為冬天做準備,鯉魚也是這樣的,所以下面就讓我從秋季鯉魚生活習性和釣鯉魚的技巧兩方面來教你如何釣鯉魚吧!
一、秋季鯉魚生活習性
1、鯉魚生活習性
鯉魚屬於雜食性的魚,生長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主要分佈在水域的底層。它的體型較大,所以在所有可垂釣的魚類是屬於比較大的魚種。還由於它強勁的衝力以及一旦上鉤會讓人立即感覺到,所以成為了很多人愛掉的魚。
鯉魚在水溫低2度時躲入草或泥窩進入冬眠狀態,不索餌;水溫高5度-11度時活動緩慢,索餌不積極;水溫高於度時鯉魚開始索餌積極,並隨溫度的升高,進食量增加;水溫在22度-25度時,索餌強烈,咬鉤中魚率最高。水溫變化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季節,所以隨著季節的變化,鯉魚的活動範圍和攝餌都有變化。
2、鯉魚秋季活動範圍
鯉魚喜歡在遊泥中掏食泥土中的有機物質,秋季來臨,鯉魚喜歡在深水處餌量大而充足的地方拱食,象豬一樣在水底淤泥裡拱來拱去搜索可以吃的事物。所以秋季釣鯉,應選水較深而經常冒氣泡的水域釣鯉。
3、鯉魚秋季索餌習慣
有句漁諺說鯉魚攝餌特點是春腥、夏臭、秋香、冬甜。
根據這漁諺,秋季應該注重以香為主、甜為輔,開餌釣鯉。
秋季魚兒瘋狂攝餌,儲蓄營養過冬,一般都趨向于蛋白含量高,營養價值高,量大的餌料,對於一般的粗食不太感興趣了。此時用餌,應在香、甜的基礎上側重于營養價值高,蛋白含量高的原料來開餌。
三面的三點就是鯉魚最基本的生活習性以及它的獲取食物的習慣。鯉魚分為野生的喝唐養的兩種,這兩種鯉魚的習慣也是不同的,可以根據不同地域的鯉魚選擇不同的餌料等。相信只要根據不同水域鯉魚的習慣就一定會有收穫的。
二、秋季釣鯉魚的技巧
四點小技巧
秋季是釣鯉魚的旺季,要想在該季節釣獲更多的鯉魚,除了使用長竿、粗線、大鉤、科學配餌等基本技巧外,實踐使我體會到,還有四點小技巧。
1、渾水下鉤,渾水下鉤是指釣者應選擇一年以上未幹過,水深在1米以上,水色呈微渾或較渾的水塘作為釣場,且選准釣點進行底釣。但是,人、畜等因素造成的渾水塘不可以選作釣場。為什麼要選渾水塘釣鯉魚呢?這是因為:1.鯉魚是製造水的專家鯉魚一般靠其發達的頜骨挖掘底泥覓取食物,弄得一股股渾水和一層層魚星泛出水面,因此,凡是有鯉魚群的水塘,水均被它們攪渾;2.鯉魚喜歡弱光,常棲息在水色渾暗、透明度較低的深水中;3.選擇這樣的釣場且選准釣點,相對而言,釣獲鯉魚的把握要大一些。
2、面坨掛鉤。面坨掛鉤是指用當日自己配製的面餌搓坨掛鉤直接進行底釣。其具體方法:麩皮100克、小麥麵粉40克、商品釣鯉魚香精半袋,倒入一器皿中拌勻,再加入適量的純淨水後反復搓揉,使麵團的彈性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其軟硬程達度適中而稍偏硬(可延長換餌時間,也不影響鯉魚咬鉤)。然後將麵團放入雙層塑膠袋中紮口備用。垂釣時,每次取紅棗樣大一坨面餌,將整個釣鉤包住,呈橢圓形(不露鉤尖),再輕輕投入釣點垂釣。面坨掛鉤釣鯉魚的好處頗多;如適合鯉魚喜葷更喜素的口味;面坨散落水底,形成較多的誘餌,既不需打窩又不需續窩,而且誘魚快,留魚久;誘餌和釣餌自然統一,魚兒容易上當而頻頻咬鉤;換餌次數相對減少不易驚魚; 能對抗小雜魚鬧窩,方便鯉魚咬鉤,創造了良好的優窩環境等。
3、巧用雙鉤。巧用雙鉤是指將腦線等長(約10釐米)的雙鉤(丸也10~12號鉤)均掛上述面索施釣。這樣,釣餌沉入釣點後基本靠在一塊、目標大、氣味深、誘魚快、魚咬鉤歡。
4、稍緩提竿。鯉魚咬鉤時一般會出現三種漂相;即多數為黑漂;少數為送漂;個別為領漂。垂釣中要相對釣鈍,漂尖露出水面4~5目,當開始發現黑漂,送漂、領漂的瞬間,在心中默數:一、二、三後迅速抖腕提竿。稍緩提鉤,主要是根據鯉魚光叼後吞的咬鉤特點,讓其將鉤餌;吞牢後再提竿,這對於減少提空鉤、防止魚脫鉤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秋釣鯉魚時機和技巧
1、秋釣邊的最佳時段
俗話說春釣淺灘, 秋釣近邊。自每年8月初的立秋之日起, 時令就進入了秋季。但是, 初秋由於未出三伏, 除早晚較涼爽之外, 炎熱仍似盛夏, 氣溫依然很高。垂釣自然還要沿用夏釣方法, 避開中午要釣一早一晚。
到了仲秋, 天高雲淡, 金風送爽, 溫度適宜, 是一年之中第二個垂釣旺季。雖然多種魚全天可釣, 垂釣者可大顯身手, 但因氣溫, 水溫仍然較高, 仍不是釣淺邊的最佳時節。只有寒露過後, 天氣漸漸變冷, 釣淺邊的時機才真正到來。
晚秋時節魚之所以喜歡靠近池塘岸邊, 一是因為深秋多風, 不斷將岸上的草屑, 草籽和昆蟲等食物吹落水中, 岸邊附近的水中就成了食物豐富的餌料區;二是由於一般池塘岸邊水都較淺, 太陽升起後, 經陽光照射升溫快, 較溫暖。魚兒為了趨溫和尋找食物, 為越冬作最後的準備, 紛紛從較深的地方游向淺水岸邊。從而向陽岸邊就成了垂釣者首選的下鉤之處。
2、垂釣技巧
由於岸邊水淺, 釣點又近在咫尺, 如果仍採用平時正面伸竿垂釣法, 往往效果不佳。為避免人影竿影對水中魚兒的影響, 最好是採取長竿斜向垂釣的方法。這樣, 下鉤點與垂釣者距離較遠, 人對魚的各種干擾就小得多。釣點環境相對安靜, 從而魚敢於大膽進窩和毫無顧忌地攝餌吞鉤, 故上魚率高。
秋季釣鯉的釣具與春日不同。要求竿子粗壯結實,線粗牢,鉤絲粗,鉤子大,鉤型龍門要寬些。秋日鯉魚力氣大,雖沒有青魚、草魚的衝擊力猛烈,但持久力強。故釣到5公斤以上大鯉魚,不要急著出水,而是要跟它比耐心,在水中慢慢搏鬥,它不動,你牽引;它遊動,你不動。利用竿線的彈力牽住,消耗它的體力,這樣較勁5~10分鐘,魚才力盡上浮。
掌握提竿時間:提竿時機與季節有關。秋冬季魚兒或在深水避寒,或進入冬眠狀態,少有攝食,且動作微弱,一旦有浮標移動信號,應立即提竿。
提竿的動作要領:出現信號時,垂釣者應迅速提竿。正確的姿勢是,竿柄頂住持竿的上肘部,肘部突然下壓,手腕稍稍發力向上抬。提竿的動作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應注意好肘部、小臂和腕部的爆發力。尤其是手腕頓一下。這一"頓使得魚鉤刺進魚嘴,因此幅度不宜過大,應簡短有力;第二,不能大起大拉;第三,垂釣較大的魚時應儘量遛魚;第四,魚往遠處或深水處逃切忌硬拉,以免驚走周圍魚。可利用魚線牽制,使上鉤之魚來回兜。待其無力後再拖出水。
結語:學習力以上的釣魚技巧相信對於你的釣魚技術會有很大幫助的,這可以讓你在這個秋天在享受釣魚帶個你的樂趣的同時讓你滿載而歸。如果你喜歡釣魚鯉魚或身邊有這樣的朋友,那麼以上從鯉魚的生活習性及釣鯉魚的技巧一定可以讓你更享受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