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區分心理失常與正常

很多精神病人被關在精神病院裡, 而很多的天才在日常的生活中大放異彩, 人們總是習慣比喻兩者一個天上, 一個地上。 但是實際上, 兩者僅僅“一線之差”, 很多精神病人原本也是天才, 只是受到某一些刺激超越了那個界限所以才會失常。 在日常生活中, 無論對人還是對已, 都不要把心理失常(病態心理)和心理正常(常態心理), 絕對地截然分開。 因為二者之間, 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裡所謂的常態與病態, 以及把嚴重的病態心理(心理疾病)說成是“變態”, 它們之間, 都只不過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罷了。

實際上, 它們之間的界限很細微。 西方有位心理健康專家說得好。 “有許多人在他的一生當中, 時而越過這個界限, 成為變態者;時而又返回去, 恢復為常態者。 ”

如果把正常心理譬喻為一個體積適量的皮球, 那麼, 心理失常只不過是它的膨脹或縮小。 比如說, 在心理正常的人當中, 會不會有人也有“心理危機”的狀態呢?有的, 程度不等地存在著。 例如, 當他們的生存遭遇到威脅的時候, 也會做出一定的防衛性反應, 這個時候, 他們在心理上就會處在“危機“的狀態中。

不過, 正常人和失常者在心理症狀的表現程式上不大一樣。 可以說, 二者的區別也僅僅是在這裡。 例如, 正常人因高一饒而意識模糊的時候, 也會產生種種幻覺而嚴重的病態心理者,

則是在意識清醒的時候, 也會表現出幻覺。 因此, 病態心理只不過是常態心理的“反常“現象, 在症狀的表現上, 有所不同罷了。 這樣看來, 就完全沒有必要對心理失常的表現, 感到“可怕”或者“可恥”。 同樣地, 也決不應該譏笑或者鄙視有失常心理表現的人。

那麼, 什麼是心理疾病的症狀表現?國外有的學者提出, 心理疾病患者一般具有下面這十種疾病性的症狀(或者說“特徵”):

一、記憶力衰退;二、注意力不集中;三、缺乏自信心;四、過多的內疚自責;伍、悲觀厭世;六、憂慮;七、逃避;八、失眠;九、煩悶;十、懼怕。

所以, 只要不超過一定的心理承受的界限, 那麼就不會心理失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