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中藥是如何治療糖尿病的?

由於人們對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狀況不太解, 或許由於某些不實廣告的誤導, 使部分患者對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期望值太高, 以致放棄正規治療, 去尋求仙方神藥, 影響了病情的控制, 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將中醫治療糖尿病的一些常識介紹給大家, 希望糖尿病人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積極主動配合醫生治療, 很好地控制血糖, 提高生活品質, 和正常人一樣頤享天年。

中醫是怎樣治療糖尿病的

1、首先要控制飲食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有關, 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治療的效果。 孫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飲食治療的先驅,

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 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 ”唐王燾還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 他們均強調, 不節飲食“縱有金丹亦不可救!”

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也總結出不少藥膳驗方。 如豬胰子1只, 低溫乾燥, 研成粉狀, 每次服9克, 每日2次;三豆飲:綠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 煎湯服用;苦瓜炒肉:鮮苦瓜100克、瘦豬肉50克, 武火炒後食用等等。 但服用這些驗方時也應將其計算在每天攝入的熱量之中。

2、必須配合運動

《諸病源候論》提出, 消渴病人應“先行一百二十步, 多者千步, 然後食。 ”《外台秘要》亦強調:“食畢即行走, 稍暢而坐”, 主張每餐食畢, 出庭散步。 說明適當運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這一點和現代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的選擇要適當。 應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 “以不疲勞為度”, “不能強所不能”。 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極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可等。 運動強度過大或活動時間太長引起勞累, 會使病情加重。 尤其是嚴重缺乏胰島素的患者及合併冠心病、腎病者, 應該限制活動量。 但運動強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療作用, 特別值得推薦打太極拳, 它具有輕鬆、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點, 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適宜的運動形式。

3、注重調攝情志

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都和情緒有一定關係。 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確對待生活和疾病,

“節喜怒”、“減思慮”。 保持情志調暢, 氣血流通, 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復。

4、適當的中藥治療

傳統的中醫治療糖尿病是根據臨床症狀進行三消論治。 隨著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 不能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準上, 應該納入包括現代醫學檢查項目在內的, 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標, 用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

我們在臨床治療上, 對初診患者首先把糖尿病的自我保健措施交給他, 要求飲食控制1-2個月, 配合運動療法。 若血尿糖下降明顯即可維持下去, 如控制不滿意則給予中藥治療。

一般分為陰虛型、氣陰兩虛型和陰陽兩虛型

(1)陰虛燥熱

見於糖尿病的早期表現為煩渴多飲, 隨飲隨喝, 咽幹舌燥, 多食善饑, 溲赤便秘,

舌紅少津苔黃, 脈滑數或弦數。 採用養陰清熱治療。 選用一貫煎加味生地30克、沙參10克、枸杞子10克、麥冬10克、當歸10克、川楝子10克、黃連10克、丹參30克、葛根30克。

(2)氣陰兩虛

見於糖尿病的中期, 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 動則加重, 口乾舌燥, 多飲多尿, 五心煩熱, 大便秘結, 腰膝酸軟, 舌淡或舌紅暗。 舌邊有齒痕, 苔薄白少津, 或少苔, 脈細弱。 採用益氣養陰治療。 選用生脈散加味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地30克、生黃芪30克、蒼術10克、玄參15克、丹參30克、葛根30克。

(3)陰陽兩虛

見於糖尿病病程較長者表現為乏力自汗, 形寒肢冷, 腰膝酸軟, 耳輪焦幹, 多飲多尿, 混濁如膏, 或浮腫少尿, 或五更瀉, 陽萎早洩, 舌淡苔白, 脈沉細無力。 採用溫陽育陰治療。 選用金匱腎氣丸肉桂10克、附子10克、生地10克、茯苓15克、山萸肉10克、山藥10克、丹皮10克、澤泄10克、丹參30克、葛根30克。

治療2月左右, 血糖控制滿意者則繼續用中藥, 不滿意者就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選用口服降糖藥。

是否所有的糖尿病都適合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糖尿病, 應揚長避短選擇好適應症。 就降糖作用而言, 中藥絕對沒有西藥快, 但它注重整體調控, 在改善症狀等方面明顯優於西醫。 適合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經併發症者。 但對胰島素依賴型患者中藥就不適合, 因為胰島素依賴型患者自身沒有或僅有極少量的胰島素產生, 完全依賴外源的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 一旦中止胰島素治療則會出現酮症酸中毒而威脅生命。 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中藥能代替胰島素。

對中藥可否和西藥合用,我們認為當病情控制不好時可以考慮合用,但應間隔半小時左右為宜。

對中藥可否和西藥合用,我們認為當病情控制不好時可以考慮合用,但應間隔半小時左右為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