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愛做這事易長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怎麼辦

周歲內的小寶寶常把玩具或任何能夠得到手的東西, 放在嘴裡咬是很普遍正常的現象, 但這樣容易導致寶寶口腔疾病的發生, 比如口腔潰瘍等。 下面介紹一些可導致寶寶口腔潰瘍的原因列下來, 希望寶寶媽媽能從中瞭解一些常識, 減少寶寶患口腔潰瘍的幾率。 那麼, 寶寶患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哪些?

亂放東西在嘴巴裡

許多周歲前後的小孩喜歡把東西放在嘴巴裡, 容易將口腔內外側的黏膜刺破, 再加上寶寶常會碰撞或跌倒, 造成口腔各處破皮, 這稱為"外傷性潰瘍"。 因為東西是從外面進去,

因此容易發生在嘴唇、牙齦, 幾嘴唇附近的黏膜, 當然舌頭也不能倖免。 林醫生說, 這種口腔潰爛很容易辨認, 通常一定是單獨的傷口, 而且小朋友會痛的哇哇叫, 家長自然會發現。

如寶寶把家長用的藥物放在嘴裡, 也會造成口腔潰瘍, 外表像是灼傷似的、呈白色或紅色, 會有些黏膜在上面。

至於潰爛的大小要看外傷的厲害程度, 所以媽媽放玩具要很小心, 避免小朋友拿玩具咬, 有些玩具堅硬的部分很容易造成外傷。 這種傷口一般7~10天自然會好, 雖然寶寶會痛但也不用太擔心。

寶寶自我傷害

寶寶到了大概8個月左右, 就會有“愛咬人”的現象, 這是正常的, 導致自己咬傷自己, 大部分是在舌頭上, 或靠近牙齒的咬合面臉頰黏膜的地方。

一般媽媽可以看看小朋友有沒有特別吃了什麼東西, 或者有不正常的咀嚼, 也可能是牙齒長出來, 一開始咬合的習慣還沒建立好, 所以自己咬到。 其他如本身牙齒形狀或位置異常, 也會導致咬合干擾, 媽媽可能要注意一下。

如果把咬合到的牙齒去除刺激的部分, 就沒有問題了。 很少需要用到的方法是把牙齒粗糙的部分磨平, 到寶寶牙齒慢慢長到比較好的位置就不用擔心了。 少數小寶寶一出生就有下顎乳門牙, 這種新生兒吸吮時的動作會讓舌頭跨過牙齒, 但不一定就會產生"咬合性的潰瘍", 如果小孩已經在舌頭的內側造成了很大的傷口, 引起餵食上的困難, 拔掉將是最後一個選擇, 但要等到六七歲時恒牙才會再長,

所以能不拔就儘量不要拔。

導致寶寶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很多, 一旦患病的話, 要及時採取有效地措施進行解決。 那麼, 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

找到潰瘍部位:

在寶寶口腔有潰瘍時, 要仔細觀察寶寶的口腔, 找到潰瘍的具體部位。 如果潰瘍在頰黏膜處, 就要進一步找到造成潰瘍的原因:比如看看患處附近的牙齒是否有尖銳不光滑的缺口, 如果有這種缺口, 就應當帶寶寶去醫院處理。

飲食鎮痛:

不要給寶寶吃酸、辣或鹹的食物, 否則寶寶的潰瘍處會更痛。 應當給寶寶吃流食, 以減輕疼痛, 也有利於潰瘍處的癒合。

轉移注意力:

多關心一下寶寶, 多和寶寶談心, 轉移他的注意力, 給寶寶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生活環境。

對於寶寶口腔潰瘍可採用以下局部療法:

(1)清除細菌:保持口腔清潔, 勤喂水, 局部可撒冰硼散或錫類散等中藥。 也可先用1%雙氧水清洗潰瘍面後, 塗1%甲紫溶液或2.5%~5%金黴素甘油。

(2)甲硝唑甘油:對於厭氧菌所致的口腔潰瘍可用甲硝唑甘油療法, 見效快, 無明顯副作用。 方法:取甲硝唑。 0.2~0.4克研磨成粉末狀, 加在10毫升甘油中調勻。 飯後塗擦患兒口腔潰瘍處, 每天3—4次, 絕大部分患兒在2~3日內能痊癒。 其原理為, 甲硝唑是迅速殺滅厭氧菌的有效藥物, 將甲硝唑溶於甘油中, 甲硝唑可隨甘油彌散到潰瘍炎症的局部, 起到局部消炎作用。 而甘油可潤滑口腔黏膜, 避免和減輕食物對潰瘍部位的機械性刺激。 同時甘油還有輕度脫水作用, 從而有利於黏膜水腫的消退和潰瘍的愈台。

(3)蛋黃油療法:取一個雞蛋除去蛋清, 將蛋黃放在盛器內用小火熬至出油·待其冷卻t塗於潰瘍面。 每日3~4次, 大部分寶寶1~2日就能見效。 其原理是, 含大量維生素島的蛋黃是天然有機物, 人本較易吸收, 並且雞蛋黃油在潰瘍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 使潰瘍面不和外界接觸有利於潰瘍面的修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