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患了急性菌痢應當注意什麼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夏季發病率增高。 這種細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7攝氏度, 因此, 夏天隨著氣溫的升高, 痢疾桿菌也容易在食物、飲料、水果、蔬菜中繁殖, 導致痢疾發生。

細菌性痢疾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食物性傳播, 吃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食品, 或飲了污染的飲料及牛奶就可能發病。 水源污染, 如水源被痢疾桿菌污染會引起流行。 日常生活中的接觸傳染, 主要通過手接觸傳播。 蒼蠅有糞食兼食的習性, 其帶菌率達8—10%, 與菌痢傳播有密切關係。

急性細菌性痢疾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腸道隔離治療,

以防止傳染給其它人。

急性期除休息之外, 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無渣飲食, 忌食刺激性、多油, 多渣和粗纖維食物。

急性腹瀉或嘔吐可引起脫水、缺鈉、鉀及堿中毒、酸中毒。 因此, 補充水分及鹽十分重要。 一般輕症無嘔吐者可多飲水並服用口服補液鹽, 若屬中、重度脫水, 明顯失鈉和鉀, 則需要靜脈輸液治療。

抗生素最好經測試後選用敏感的, 同時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及過敏反應。

現在提倡使用思密達等消化道粘膜保護劑, 它能夠固定、清除消化道病原體———痢疾桿菌及其毒素, 促進受損粘膜上皮的修復和再生, 迅速緩解腹瀉症狀。 而且這種保護劑不被吸收入血, 不影響腸蠕動。 因此特別適用於不能耐受抗生素的孕婦、肝腎功能不全及造血機能障礙的菌痢患者服用。

有痙攣性腹痛者切不可自己使用解痙劑或抑制腸蠕動的藥物, 以免導致大量毒素和細菌滯留於腸道而加重中毒症狀。 大多數急性菌痢經過及時治療, 可以迅速康復, 不至於轉為慢性痢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