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暑

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 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顱腦疾患的病人, 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 尤易發生中暑。 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 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 可引起抽搐和死亡, 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 竭。 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達41℃是預後嚴重的體征;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 老年, 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後。

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 在高溫作業的車間工作, 如果再加上通風差, 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 受陽光直接暴曬, 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

使大氣溫度再 度升高, 使人的腦膜充血, 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 空氣中濕度的增強易誘發中暑;在公共場所、家族中, 人群擁擠集中, 產熱集中, 散熱困難。

分類和臨床表現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 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症狀

高溫環境下, 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 補充水和鹽分, 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症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 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及時處理,

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 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 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 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①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 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 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②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于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 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 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③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 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 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

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 所以, 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 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④熱射病症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 身體產熱過多, 而散熱不足, 導致體溫急劇升高。 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 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 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中暑的防護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 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 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 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 出,

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 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此外, 在炎熱的夏季, 防暑降溫藥品, 如十滴水、 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 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 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 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引起中暑。 老 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 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2.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 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 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另外, 夏季人體容易缺鉀,

使人感到倦怠疲乏, 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3.飲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 如生菜、黃瓜、番茄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 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 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另外, 乳製品既能補水, 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其次, 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 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 氣溫高,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 消耗也大, 容易感到疲勞。 充足的睡眠, 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 既利於工作和學習, 也是預防中暑的措 施。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 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 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有助於避暑的飲食

1.在調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薑、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殺菌、解毒和增強食欲的作用。

2.夏天做菜可適當鹹一些,因為出汗比較多,帶走的鹽分也多;另外,大量喝水也會沖淡胃液,所以,菜中適當多放些鹽來補充鹽分是必要的。

3.夏季還可吃點生薑,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對心臟、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迴圈加快,汗毛孔張開,汗液排泄通暢,對防暑有一定的好處。

4.補充蛋白質 夏季人體營養消耗大,代謝機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又易於消化的食品;推薦食品:蛋類、魚類及含脂肪少的肉類、豆製品、牛奶等。 5.補充維生素 在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推薦食品:番茄、西瓜、甜瓜、水蜜桃、李子、楊梅等,這些都富含維生素c。

輕度中暑用藥

1.藿香正氣 藿香正氣是根據宋代《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中的藿香正氣散製成的,除了具有祛暑解毒的功效外,還能解表發汗、化解體內淤積的濕氣、理氣和中、增強食欲,主要 用於暑熱夾濕造成的輕度中暑,例如,暴雨之後的悶熱天氣,或者長時間的"桑拿天";。這時環境濕度往往超過60%,人們會覺得噁心、頭痛、食欲不振、嘔吐、 腹瀉,用藿香正氣比較合適。 "但如果是由烈日曝曬引起的中暑,就不適合用藿香正氣了。";藿香正氣藥性偏溫,可能加重不適的症狀。而且,在烈日曝曬下人體會缺水,而藿香正氣具有"除濕";的作用,此時應用反而會"火上澆油"。

2.烈日曝曬後補水加仁丹 如果我們在大太陽下曬了很長時間,出現了頭暈、頭痛、目眩等中暑症狀,應儘快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吃些西瓜,或者喝西瓜汁。西瓜含有大量的汁液和糖分, 既能補水又補能量。條件許可時可將綠豆、薏米、菊花、金銀花等偏涼性的藥物,煮湯後服用,也可以起到補水祛暑的作用。曝曬中暑的患者還可以服用仁丹,仁丹 中含有薄荷冰,有散熱、醒腦的作用;仁丹中的小茴香等成分還能緩解由中暑帶來的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不過,仁丹雖然是非處方藥,但老人、小孩最好在醫生的 指導下服用,以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3.清暑益氣丸 主要成分包括黃芪、人參等,除了清暑,還能益氣生津,可以用於平時體質較差,以致中暑的患者,這類患者通常伴有口乾舌燥、氣虛乏力的症狀。 上述藥物僅適用於輕症中暑病人,如果中暑症狀比較嚴重,例如大量出汗失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等,就需要儘快送往醫院進行急救,不能耽擱,此時可以先給患者服用一些清開靈口服液(沖劑、膠囊)或安宮牛黃丸急救。

夏季飲食禁忌

夏季,常在室外勞作的人們,很容易中暑,中暑後飲食上也有禁忌。

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 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 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 如果進補過早的話,會使暑熱不易消退。

診斷

中暑的診斷可根據在高溫環境中勞動和生活時出現體溫升高、肌肉痙攣和(或)暈厥,並應排除其他疾病後方可診斷。與熱射病特別需要鑒別的疾病有腦炎、有機磷農藥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瘧疾;熱衰竭應與消化道出血或宮外孕、低血糖等鑒別;熱痙攣伴腹痛應與各種急腹症鑒別。

中暑的治療

1.先兆中暑或輕症中暑,可將病人移送到清涼通風處,給予含鹽的飲料。如冷開水、綠豆湯、汽水、鹽茶水等。還可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輕症服用含鹽飲料即可,失水較多時,應補充等滲葡萄糖靜脈滴注;以低鈉血症為主者,可給生理鹽水靜脈滴注;重症低鈉血症而又見水中毒者,可給3%的高滲鹽水靜脈滴注。

3.中暑痙攣輕症服用含鹽飲料;重症給5%的葡萄糖鹽水靜脈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鈣靜脈滴注。

4.中暑高熱可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支持療法,治療休克、肺水腫、腦水腫、心力衰竭、DIC等。

5.出現感染時,應當選用抗生素治療。

6.夏日到來,注意預防中暑的宣傳。

幼兒中暑的處理

中暑一般發生在炎熱的夏天,但其他季節寶寶穿衣太厚或空氣不流通也可能引發中暑。2歲內的寶寶語言能力弱表達能力差,爸媽要留心觀察,當孩子在外面玩得臉 蛋通紅,滿頭大汗是常有的事。如果孩子出現渾身發燙、體溫升高,同時顯得煩躁不安、頭痛噁心、心慌無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肌肉發生抽動時,這就是中暑 了。應趕快按以下步驟處理。

1、立即將病兒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樹陰下、走廊上、陰涼的地板上等。

2、讓病兒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鬆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幹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以儘快散熱。

3、儘快冷卻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鐘等。

4、意識清醒的病兒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5、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等解暑的藥品。另外,對於重症中暑病兒,要立即撥打120電話,以便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中暑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了中暑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有助於避暑的飲食

1.在調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薑、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殺菌、解毒和增強食欲的作用。

2.夏天做菜可適當鹹一些,因為出汗比較多,帶走的鹽分也多;另外,大量喝水也會沖淡胃液,所以,菜中適當多放些鹽來補充鹽分是必要的。

3.夏季還可吃點生薑,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對心臟、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迴圈加快,汗毛孔張開,汗液排泄通暢,對防暑有一定的好處。

4.補充蛋白質 夏季人體營養消耗大,代謝機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又易於消化的食品;推薦食品:蛋類、魚類及含脂肪少的肉類、豆製品、牛奶等。 5.補充維生素 在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推薦食品:番茄、西瓜、甜瓜、水蜜桃、李子、楊梅等,這些都富含維生素c。

輕度中暑用藥

1.藿香正氣 藿香正氣是根據宋代《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中的藿香正氣散製成的,除了具有祛暑解毒的功效外,還能解表發汗、化解體內淤積的濕氣、理氣和中、增強食欲,主要 用於暑熱夾濕造成的輕度中暑,例如,暴雨之後的悶熱天氣,或者長時間的"桑拿天";。這時環境濕度往往超過60%,人們會覺得噁心、頭痛、食欲不振、嘔吐、 腹瀉,用藿香正氣比較合適。 "但如果是由烈日曝曬引起的中暑,就不適合用藿香正氣了。";藿香正氣藥性偏溫,可能加重不適的症狀。而且,在烈日曝曬下人體會缺水,而藿香正氣具有"除濕";的作用,此時應用反而會"火上澆油"。

2.烈日曝曬後補水加仁丹 如果我們在大太陽下曬了很長時間,出現了頭暈、頭痛、目眩等中暑症狀,應儘快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吃些西瓜,或者喝西瓜汁。西瓜含有大量的汁液和糖分, 既能補水又補能量。條件許可時可將綠豆、薏米、菊花、金銀花等偏涼性的藥物,煮湯後服用,也可以起到補水祛暑的作用。曝曬中暑的患者還可以服用仁丹,仁丹 中含有薄荷冰,有散熱、醒腦的作用;仁丹中的小茴香等成分還能緩解由中暑帶來的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不過,仁丹雖然是非處方藥,但老人、小孩最好在醫生的 指導下服用,以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3.清暑益氣丸 主要成分包括黃芪、人參等,除了清暑,還能益氣生津,可以用於平時體質較差,以致中暑的患者,這類患者通常伴有口乾舌燥、氣虛乏力的症狀。 上述藥物僅適用於輕症中暑病人,如果中暑症狀比較嚴重,例如大量出汗失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等,就需要儘快送往醫院進行急救,不能耽擱,此時可以先給患者服用一些清開靈口服液(沖劑、膠囊)或安宮牛黃丸急救。

夏季飲食禁忌

夏季,常在室外勞作的人們,很容易中暑,中暑後飲食上也有禁忌。

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 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 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 如果進補過早的話,會使暑熱不易消退。

診斷

中暑的診斷可根據在高溫環境中勞動和生活時出現體溫升高、肌肉痙攣和(或)暈厥,並應排除其他疾病後方可診斷。與熱射病特別需要鑒別的疾病有腦炎、有機磷農藥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瘧疾;熱衰竭應與消化道出血或宮外孕、低血糖等鑒別;熱痙攣伴腹痛應與各種急腹症鑒別。

中暑的治療

1.先兆中暑或輕症中暑,可將病人移送到清涼通風處,給予含鹽的飲料。如冷開水、綠豆湯、汽水、鹽茶水等。還可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2.日射病或中暑衰竭者,輕症服用含鹽飲料即可,失水較多時,應補充等滲葡萄糖靜脈滴注;以低鈉血症為主者,可給生理鹽水靜脈滴注;重症低鈉血症而又見水中毒者,可給3%的高滲鹽水靜脈滴注。

3.中暑痙攣輕症服用含鹽飲料;重症給5%的葡萄糖鹽水靜脈滴注,或用10%的葡萄糖酸鈣靜脈滴注。

4.中暑高熱可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支持療法,治療休克、肺水腫、腦水腫、心力衰竭、DIC等。

5.出現感染時,應當選用抗生素治療。

6.夏日到來,注意預防中暑的宣傳。

幼兒中暑的處理

中暑一般發生在炎熱的夏天,但其他季節寶寶穿衣太厚或空氣不流通也可能引發中暑。2歲內的寶寶語言能力弱表達能力差,爸媽要留心觀察,當孩子在外面玩得臉 蛋通紅,滿頭大汗是常有的事。如果孩子出現渾身發燙、體溫升高,同時顯得煩躁不安、頭痛噁心、心慌無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肌肉發生抽動時,這就是中暑 了。應趕快按以下步驟處理。

1、立即將病兒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樹陰下、走廊上、陰涼的地板上等。

2、讓病兒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鬆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幹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以儘快散熱。

3、儘快冷卻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鐘等。

4、意識清醒的病兒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5、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等解暑的藥品。另外,對於重症中暑病兒,要立即撥打120電話,以便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中暑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了中暑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疾病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為啥中暑一定要刮痧

    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這些毒邪越深,鬱積的越厲害,那麼它就越劇烈,象發急如燎原之勢,對於這種情況,就... [詳細答案]

  • 1回答

    夏季常見問題 中暑了怎麼辦

    方法如下,記好了,說不定你今後會經常用到(呵呵,沒有詛咒之類的意思,主要是提醒你這個技能十分有用)。1.發生中暑時,應立即將病人轉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比如樹蔭下。2.讓中暑者仰臥,解開衣扣,...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暑了怎麼辦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暑的藥有哪些

    暑症片,藿香正氣水,夏桑菊顆粒,清開靈口服液,十滴水,人丹,清暑益氣丸等等,其外平常還可以飲用野菊花茶、金銀花預防中暑。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