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患自閉症有哪些危害 音樂療法值得推薦

很多人都聽說過自閉症, 但對於自閉症的危害, 大家卻瞭解的不多。 大多數人認為這些孩子只是太過內向, 但事實並非如此, 自閉症孩子往往存在以下一些問題:行為呆板, 語言能力缺失, 沒有溝通的欲望, 有些孩子還會存在智力上的缺陷。 而這些病症有可能會伴隨孩子終生。 那麼, 兒童自閉症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 自閉症孩子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溝通欲望。 很多自閉症孩子缺乏與人交流、交往的傾向, 情況嚴重的甚至沒有言語。 對於別人發出的溝通信號不予理會, 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外界的事物很難讓他們產生興趣。

其次, 怪異刻板的行為也是自閉症孩子的一個重要特徵。 有些孩子無目的的重複揮手、奔跑旋轉, 拍手。 他們的這些動作沒有目的性。 但最可怕的事, 有些自閉症的孩子會出現自傷, 自殘的行為, 輕度的有反復挖鼻孔、咬唇、摳嘴、吸吮等動作。 嚴重的會劃傷自己的身體, 自傷。 更嚴重的會導致孩子出現癲癇。

不光如此, 自閉症孩子的語言障礙十分的突出。 有時, 他們不是不想溝通, 而是不會溝通。 自閉症孩子會用的詞彙有限, 有時, 他們會重複別人說的話。 但他們並不瞭解那些話得含義是什麼。 有些病情嚴重的孩子面臨著終生不語的危險。 同時, 自閉症孩子的智慧普遍較低。 據調查, 有6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不足,

20%的孩子智力正常, 另有20%的還孩子智力超常。

其實, 對於自閉症而言, 最大的危害就是病人有可能終身不治。 這就意味著, 自閉症患者的父母要一直照料孩子。 而且, 這些孩子也需要社會的持續説明。 如何治療自閉症, 怎麼能讓這些孩子自立, 成為了擺在這個社會面前的難題。

家長要知道兒童自閉症產生的危害, 及時的治療這種疾病。 那麼, 如何治療兒童自閉症?

1、訓練干預方法

雖然目前孤獨症的干預方法很多, 但是大多缺乏循證醫學的證據。 尚無最優治療方案, 最佳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個體化的治療。 其中, 教育和訓練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目標是促進患者語言發育, 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

孤獨症患者在學齡前一般因不能適應普通幼稚園生活, 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學校、醫療機構中接受教育和訓練。 學齡期以後患者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會有所提高, 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學與同齡兒童一起接受教育, 還有部分患者可能仍然留在特殊教育學校。

2、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尚無法改變孤獨症的病程, 也缺乏治療核心症狀的特異性藥物, 但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緒和行為症狀, 如情緒不穩、注意缺陷和多動、衝動行為、攻擊行為、自傷和自殺行為、抽動和強迫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等, 有利於維護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順利實施教育訓練及心理治療。 常用藥物如下:

(1)中樞興奮藥物 適用於合併注意缺陷和多動症狀者。

常用藥物是呱醋甲酯。

(2)抗精神病藥物 應小劑量、短期使用, 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藥物副作用, 特別是錐體外系副作用

①利培酮 對孤獨症伴發的衝動、攻擊、激越、情緒不穩、易激惹等情感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有效。 ②氟呱啶醇 對衝動、多動、刻板等行為症狀和情緒不穩、易激惹等情感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有效, 據報導還可改善社會交往和語言發育障礙。 ③阿立呱唑、奎硫平、奧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在控制患者的衝動、攻擊和精神病性症狀也有效。

(3)抗抑鬱藥物 能減輕重複刻板行為、強迫症狀, 改善情緒問題, 提高社會交往技能, 對於使用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後出現的運動障礙如退縮、遲發性運動障礙、抽動等也有一定效果。

3、遊戲療法

治療師通過與患兒遊戲, 分享愉悅體驗, 謹慎地促進患兒與他人的交流意願, 拓展患兒人際關係的範圍。 總的說來, 遊戲療法的目的是通過遊戲活動説明兒童宣洩不良情緒, 發展智力與社交技能, 形成完美人格。 遊戲療法需要有經過專門訓練的治療師才可以勝任。 遊戲療法在自閉症兒童的治療中應用廣泛, 前述的感覺統合訓練也可以說是一種遊戲治療手段, 其區別在於它比這些遊戲治療手段有更多的限制條件。

4、音樂療法

音樂治療的機制是通過音樂的節奏、韻律對神經中樞的廣泛區域產生影響, 使中樞各功能區間, 以及中樞與外周各器官之間的活動協調一致、組織化和程式化, 以達到治療目的。美國自閉症研究院院長Berhard Rinland博士認為“自閉症的音樂能力幾乎是宇宙性的。有些甚至具有超凡的音樂感和超強的辨音能力”。因此音樂也可以與行為訓練、結構化教育相結合作為各種治療方法中的導入部分,穩定自閉症兒童的情緒,另外其帶來的滿足感也可作為他們學習活動中的強化物。關於採用音樂療法的有效時期,有人認為在音樂臨界期內(約12歲以前),兒童對音樂有很好的反應能力,在這一時期內有效的音樂治療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以達到治療目的。美國自閉症研究院院長Berhard Rinland博士認為“自閉症的音樂能力幾乎是宇宙性的。有些甚至具有超凡的音樂感和超強的辨音能力”。因此音樂也可以與行為訓練、結構化教育相結合作為各種治療方法中的導入部分,穩定自閉症兒童的情緒,另外其帶來的滿足感也可作為他們學習活動中的強化物。關於採用音樂療法的有效時期,有人認為在音樂臨界期內(約12歲以前),兒童對音樂有很好的反應能力,在這一時期內有效的音樂治療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