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處方(一)
【辨證】氣虛失攝。
【治法】補氣升提。
【方名】補氣升腸飲。
【組成】人參30克, 生黃芪30克, 當歸(酒洗)30克, 土炒白術15克, 川芎(酒洗)9克, 升麻0.3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中藥處方(二)
【辨證】腎虛不約。
【治法】補氣益精, 升清舉陷。
【方名】大補元煎。
【組成】人參10克, 升麻10克, 鹿角膠10克, 山藥15克, 熟地15克, 杜仲15克, 當歸15克, 山萸肉15克, 枸杞子15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千家秒方》
【組成】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次, 日服2次。
【出處】《醫林改錯》卷上。
中藥處方(三)
【辨證】血虛肝鬱。
【治法】養血舒肝。
【方名】開結湯。
【組成】柴胡3克, 續斷3克, 神曲3克, 香附9克, 川芎9克, 當歸30克, 丹皮9克, 熟地30克, 白術15克, 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辨證錄》卷十一。
中藥處方(四)
【辨證】沖任虛寒, 瘀血阻滯。
【治法】溫經散寒, 養血祛瘀。
【方名】溫經湯。
【組成】吳茱萸9克, 當歸9克, 芍藥6克, 川芎6克, 人參6克, 桂枝6克, 阿膠9克, 牡丹皮(去心)6克, 生薑6克, 甘草6克, 半夏6克, 麥門冬(去心)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 煮取300毫升, 去滓, 分2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