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幫孩子改掉壞習慣

俗話說, 三歲看老。 一個孩子自幼養成的習慣, 可能直接影響到他一生的命運。 但孩子總歸是孩子, 他表現出的“屢教不改”的壞毛病, 做家長的應該更加警惕。 專家表示, 對待這些壞毛病, 要尋找正確方法糾正孩子成長心理。

吃飯不按點兒, 要追著餵飯。 “欣欣, 來吃一口吧, 你不吃媽媽就把這些好吃的都吃掉了。 ”一到吃飯的時間, 欣欣媽就會一手拿著勺子和碗, 一手拿著欣欣喜愛的玩具, 從餐廳到客廳, 滿屋子追著餵飯。 這種餵飯方法在很多家庭中並不少見, 甚至成了家長的心病。

專家建議:會滿屋子跑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知道饑飽, 此時最重要的是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 可以採取三步走的策略, 首先, 固定進餐地點和時間;其次, 嘗試行為療法, 在孩子不吃飯的時候不要祈求央告, 稍微“冷落”一下, 之後孩子可能會自己找家長要吃的;最後, 設置一些獎勵和比賽。 比如設立一個獎勵表, 孩子吃飯專心時, 就及時在表裡貼上一個小貼畫, 這樣也能鼓勵孩子好好吃飯。 或者跟大人進行吃飯比賽, 通常有這樣的激勵, 孩子會更願意主動吃。

不主動收拾玩具。 孩子的東西總是很多, 他的房間也是亂糟糟的:衣服、鞋襪到處亂放;遊戲時, 玩具散落在房間的各個角落。 但當遊戲結束, 家長要求孩子收拾時, 孩子總會說,

我不會, 你來幫我收拾吧。

專家建議: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表示, 家長首先要降低期望值, 不要將過多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 在孩子不願意收拾的時候, 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與孩子對話時, 用“一……就……”開頭, 比如“玩具一收拾好, 我們就出去玩”;家長也可以將收拾玩具當一項遊戲, 比如設定寶寶在5分鐘之內收拾好, 收拾不好的玩具就歸媽媽所有;最好在讓孩子收拾的時候, 讓他有所選擇, 比如“你想先收拾積木還是彈珠?”這樣的提問能讓孩子不知不覺去收拾。 實際上, 有很多習慣孩子會跟父母學習, 所以父母在用完東西後, 最好也能將其歸還原位。

抓著零食不放手。 無論是小商店還是家裡, 孩子們的身邊總圍繞著各種各樣的小食品,

餅乾、糖果、膨化食品、果脯、果凍、霜淇淋……不少孩子正餐不好好吃, 零食卻不離手, 甚至吃飯都熱衷於選擇洋速食。

專家建議:家長首先要控制住給孩子買零食的量, 越小的孩子越要控制。 其次, 多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些新鮮的食物, 比如顏色鮮豔的番茄、土豆等, 培養孩子對天然食物的興趣。 最後, 如果實在要選擇零食, 可以選擇一些沒有添加劑的堅果類食物, 轉移孩子對零食的注意力。

特別愛看電視。 許多孩子被電視裡的動畫片、廣告片吸引, 一看就是幾個小時, 甚至可以不吃不睡。 還有孩子愛玩新興的平板電腦, 觸控遊戲一玩就停不下來。

專家建議:要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但不要強行關掉,

可以慢慢減少。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電視節目, 並從電視中學到知識。 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 控制看電視的時間。

霸道, 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好吃的東西習慣“獨享”, 喜歡的玩具不准別人碰, 和小夥伴玩耍時總要別人讓著。

專家建議:對孩子的這種霸道行為, 千萬不能著急, 要循序漸進的改進。 孩子的遊戲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是平行遊戲, 孩子各玩各的;然後是合作遊戲, 兩個孩子一起完成;最後是集體遊戲, 比如老鷹捉小雞等。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霸道, 而限制他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

詳情可登錄成長心理專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