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草莓明目養肝
草莓鮮美紅嫩, 果肉多汁, 含有特殊的濃郁水果芳香, 深受人們喜愛。 養生專家孫樹俠介紹, 草莓營養價值高, 春季吃草莓還能夠明目養肝。
《本草綱目》中記載草莓可以潤肺、健脾、補血、益氣, 對老人、孩子和體虛者而言, 是滋補的佳品。 草莓是典型的漿果, 水分大約占89%至93%, 營養配比也很合理, 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約是等量的西瓜、葡萄或蘋果的10倍。
此外草莓中富含鐵、果糖、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等, 有“活的維生素丸”之稱, 對於春季容易出現的肺熱咳嗽、嗓子疼、長火癤子等, 草莓中含的營養元素都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草莓還有去火、解暑、清熱的作用, 春天人的肝火比較旺盛, 吃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二、飯後吃草莓最好
草莓最好在飯後吃, 因為其含有大量果膠及纖維素, 可促進胃腸蠕動, 幫助消化, 改善便秘, 預防痔瘡的發生。
草莓性涼, 不要一次吃太多, 尤其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胃酸過多的人更要控制量。 草莓中含有的草酸鈣較多, 因草酸鈣而引起的尿道結石病人不宜吃得過多。
三、草莓不宜與優酪乳食用
不少人喜歡把草莓切成塊兒, 拌在優酪乳或牛奶裡一起食用, 從營養學角度講, 這樣做不合理。
四、挑選草莓堅持三不原則
一般情況下, 水果的含糖量越高就越好吃, 但含糖量的高低僅從外觀上無法判別。 一般來說, 挑選大小適中的草莓, 這樣的草莓通常不會“空心”, 而且富含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 過於成熟的草莓外觀局部發黑, 很難保證新鮮度, 最好選擇八成熟、紅而不軟的, 這樣的草莓口感最好。
專家指出, 挑選草莓要堅持“三不”原則:不能挑選畸形的, 不能挑選個頭兒特別大的, 不能挑選顏色特別紅的。 最好選外形勻稱、顏色為自然紅且根部葉子處還有一小圈淡白色的果實。 這樣的草莓可以在冰箱裡保存兩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