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臨病人問所便論--《醫學源流論》卷下

病者之愛惡苦樂, 即病情虛實寒熱之征。 醫者望免切脈而知之, 不如其自言之為尤真也。 惟病者不能言之處, 即言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故, 則賴醫者推求其理耳。 今乃病者所自知之病, 明明為醫者言之, 則醫者正可因其言而知其病之所在以治之。 乃不以病人自知之真對症施治, 反執己之偏見強制病人, 未有不誤人者。 如傷寒論中雲:能食者為中風, 不能食者為中寒。 則傷寒內中風之症, 未嘗禁其食也。 乃醫者見為傷寒之症, 斷不許食。 凡屬感症, 皆不許其食。 甚有病已半愈, 胃虛求食, 而亦禁之, 以至因餓而死者。

又傷寒論雲:欲飲水者, 稍稍與之。 蓋實火煩渴, 得水則解, 未嘗禁冷水也。 乃醫家凡遇欲冷飲之人, 一概禁止, 並有伏暑之病, 得西瓜而即愈者, 病人研求欲食, 亦斷絕不與, 至煩渴而死。 如此之類, 不可枚舉。 蓋病者之性情氣體, 有能受溫熱者, 有能受寒涼者, 有不受補者, 有不禁攻者, 各有不同, 乃必強而從我意見。 況醫者之意見, 亦各人不同, 於是治病之法, 無一中肯者矣。 《內經》雲:臨病人問所便。 蓋病人之所便, 即病情真實之所在。 如身大熱而反欲熱飲, 則假熱而真寒也;身寒戰而反欲寒飲, 是假寒而真熱也。 以此類推, 百不失一。 而世之醫者, 偏欲與病人相背何也?惟病人有所嗜好而與病相害者, 則醫者宜開導之。 如其人本喜酸, 或得嗽症,
則酸宜忌;如病人本喜酒, 得濕病則酒宜忌之類, 此則不可縱欲以益其疾。 若與病症無礙, 而病人之所喜, 則從病人之便, 即所以治其病也。 此《內經》辨症之精義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