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曰:厥陰之為病, 消渴, 氣上沖心, 心中疼熱, 饑而不欲食, 食即吐, 下之不肯止。
寸口脈浮而遲, 浮則為虛, 遲則為勞。 虛則衛氣不足, 遲則榮氣竭。
趺陽脈浮而數, 浮則為氣, 數則消穀而堅。 氣盛則溲數, 溲數則堅, 堅數相搏, 則為消渴。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飲一鬥, 小便一鬥, 腎氣丸主之。
師曰:熱在下焦則溺血, 亦令人淋閉不通。 淋之為病, 小便如粟狀, 少腹弦急, 痛引臍中。
寸口脈細而數, 數則為熱, 細則為寒。 數為強吐。
趺陽脈數, 胃中有熱, 則消穀引食, 大便必堅, 小便則數。
少陰脈數, 婦人則陰中生瘡, 男子則氣淋。
淋家不可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