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壁或鞘膜睾丸、附睾和精索等陰囊內含物, 因急慢性炎症、寄生蟲侵入、本身器質性改變腫瘤等均可使陰囊出現病理性腫脹, 或炎性滲出增加, 出現水腫積液若出生後腹膜鞘狀突不閉合或未完全閉合, 則腹腔內容物可至陰囊。 臨床上經詢問病史和局部觸診透光試驗等物理檢查可確定陰囊腫大的部位和性質, 作出正確的診斷。
小兒陰囊腫大的病因
(1)鞘膜積液。
鞘膜即為包裹睾丸的固有膜, 在正常情況下, 內有少量液體使睾丸在包裹膜內自由活動, 如果膜內液體積聚過多, 就稱為鞘膜積液,
(2)陰囊血腫。
往往陰囊處受外界暴力引起陰囊內出血, 血塊凝聚, 血腫成形。 仔細檢查陰囊表面皮膚有青斑或皮膚擦傷等。
(3)腹股溝疝, 俗稱疝氣。
由於腹膜鞘突隨睾丸下降後未及時閉鎖, 造成與腹腔間的通道, 當腹壓增加時, 可以使腸子和腹膜隨通道進入陰囊內形成疝, 使陰囊突然腫大。 疝多見於小兒哭鬧後鼓起, 安靜或平臥後消失。
(4)其他如睾丸腫瘤。
睾丸可以迅速增大, 用手電筒光照是不透光的, 睾丸表面光滑沒有粘連。
陰囊腫大怎麼治療?
形成積液的原因, 基本上可分為兩類, 即先天性和後天性。 先天性鞘膜積液多見於嬰幼兒, 一般出生後就存在,
輕度的睾丸鞘膜積液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特別是1-2歲的小男孩, 單純的睾丸鞘膜積液, 往往會自然消失, 不必治療。 如果3歲以上的男孩, 鞘膜積液仍不消失, 可去醫院進行穿刺抽液治療。
溫馨提示:如果發現小兒陰囊腫大, 應該請醫生診治, 以便及早診斷, 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