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磁共振檢查 這些疾病磁共振都可以檢測出來

磁共振檢查是常見的體檢專案之一, 那麼大家對磁共振檢查瞭解多少呢?知道磁共振檢查什麼疾病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磁共振檢查, 告訴大家磁共振可以檢查哪些疾病以及磁共振檢查注意事項。

磁共振檢查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 英文全稱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在這項技術誕生之初曾被稱為核磁共振成像, 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 作為醫學新技術的NMR成像(NMR Imaging)一詞越來越為公眾所熟悉。 隨著大磁體的安裝, 有人開始擔心字母“N”可能會對磁共振成像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 “nuclear”一詞還容易使醫院工作人員對磁共振室產生另一個核醫學科的聯想。

因此, 為了突出這一檢查技術不產生電離輻射的優點, 同時與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醫學相區別, 放射學家和設備製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術”簡稱為“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是斷層成像的一種, 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 並重建出人體資訊。 1946年斯坦福大學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學的Edward Purcell各自獨立的發現了核磁共振現象。 磁共振成像技術正是基於這一物理現象。

1972年Paul Lauterbur 發展了一套對核磁共振信號進行空間編碼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重建出人體圖像。 磁共振成像技術與其它斷層成像技術(如CT)有一些共同點, 比如它們都可以顯示某種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間中的分佈;同時也有它自身的特色,

磁共振成像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斷層圖像, 三維體圖像, 甚至可以得到空間-波譜分佈的四維圖像。

像PET和SPECT一樣, 用於成像的磁共振信號直接來自於物體本身, 也可以說, 磁共振成像也是一種發射斷層成像。 但與PET和SPECT不同的是磁共振成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 這一點也使磁共振成像技術更加安全。

從磁共振圖像中我們可以得到物質的多種物理特性參數, 如質子密度, 自旋-晶格馳豫時間T1, 自旋-自旋馳豫時間T2, 擴散係數, 磁化係數, 化學位移等等。 對比其它成像技術(如CT 超聲PET等)磁共振成像方式更加多樣, 成像原理更加複雜, 所得到資訊也更加豐富。 因此磁共振成像成為醫學影像中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

MR也存在不足之處。 它的空間解析度不及CT, 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檢查, 另外價格比較昂貴、掃描時間相對較長, 偽影也較CT多。

核磁共振能檢查什麼

1、神經系統病變

腦梗塞、腦腫瘤、炎症、變性病、先天畸形、外傷等, 為應用最早的人體系統, 目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對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較為準確、及時, 可發現早期病變。

2、心血管系統

可用於心臟病、心肌病、心包腫瘤、心包積液以及附壁血栓、內膜片的剝離等的診斷。

3、胸部病變

縱隔內的腫物、淋巴結以及胸膜病變等, 可以顯示肺內團塊與較大氣管和血管的關係等。

4、腹部器官

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腫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腹內腫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尤其是腹膜後的病變。

5、盆腔臟器

子宮肌瘤、子宮其它腫瘤、卵巢腫瘤, 盆腔內包塊的定性定位, 直腸、前列腺和膀胱的腫物等。

6、骨與關節

骨內感染、腫瘤、外傷的診斷與病變範圍, 尤其對一些細微的改變如骨挫傷等有較大價值, 關節內軟骨、韌帶、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變及骨髓病變有較高診斷價值。

7、全身軟組織病變

無論來源於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結締組織的腫瘤、感染、變性病變等, 皆可做出較為準確的定位、定性的診斷。

檢查注意事項

1、安裝人工心臟起博器者及神經刺激器者禁止做檢查。

2、顱內有銀夾及眼球內金屬異物者禁止做檢查。

3、心電監護儀不能進入MRI檢查室。 曾做過動脈病手術、曾做過心臟手術並帶有人工心瓣膜者禁止做檢查。

4、各種危重病患者:如外傷或意外發生後的昏迷、煩躁不安、心率失常、呼吸功能不全、不斷失血及二便失禁者等等。

5、檢查部位有金屬物(如內固定鋼針釘等)不能檢查。

6、妊娠婦女慎做檢查, 如有可能懷孕者, 請告知檢查醫生。

7、請將病歷、X線平片、CT片、既往MRI片等資料隨同帶來MRI室供參考。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磁共振的相關知識, 磁共振可以檢查出許多的疾病, 可以應用於醫院許多科室。 磁共振檢查有許多的注意事項, 大家在做檢查時一定要注意哦, 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