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肉粥。
選瘦羊肉250克, 洗淨, 切成肉丁, 與1個蘿蔔同燉, 去膻味。 然後取出蘿蔔, 放粳米150克熬粥。 羊肉性溫熱, 系高蛋白、低膽固醇食品, 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 還能益腎壯陽。 最適宜貧血、慢性胃炎及虛寒證患者食用。
2、韭菜粥。
先把粥煮熟, 再將適量韭菜切碎投入, 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韭菜內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B、C和鈣、磷、鐵等物質。 熟韭菜甘溫補中。 經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陽緩下、補中通絡。 適合背寒氣虛、腰膝酸冷者食用。
3、核桃粥。
核桃仁30克, 大米適量, 水煮成粥。 核桃粥具有補益身體的作用。 適用於老年人、小孩體弱者。
4、栗子粥。
粳米250克, 栗子50克, 水煮成粥。 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 適宜於腎虛腰酸、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5、芍藥知母紅糖粥。
芍藥、桂心、防風各10克, 知母、麻黃各6克, 制附子8克, 甘草3克, 粳米150克, 紅糖適量, 水煮成粥。 芍藥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 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症。
6、人參粥。
取人參3克, 置沙鍋內, 加水文火慢煮20分鐘, 再加粳米100克煮至粥稠, 放入適量蜂蜜或冰糖調味服食。 適合於病後體虛, 或畏寒食滯、便溏泄瀉的老年人食用。 經常食用人參粥, 對心肌營養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及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症患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7、二乳粥。
鮮牛奶250克, 鮮羊奶120克, 粳米90克,
8、雞汁粥。
母雞1只, 粳米100克, 精鹽少許, 水煮成粥。 雞汁粥具有滋補氣血、安養五臟的作用。 適用于虛勞諸證、精血虧損、腎氣不定、產婦營養不足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