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杜仲造林技術的要領

一、採種育苗。 母樹應選擇生長發育健壯、樹皮光滑、無病蟲害和未剝皮利用的20年生以上的壯年樹。 要等種子完全成熟後採種, 放在通風陰涼處陰乾。

育苗的圈地應冬前深翻, 冬後淺犁, 並結合施基肥。 經低溫濕砂貯藏催芽的種子, 早春播種, 可提高發芽率。 採用寬幅條播, 畝播種5—10公斤。 出苗後, 注意鬆土、澆水、間苗、施肥和病蟲防治。 一般每畝可生產高80釐米、地徑1釐米以上的壯苗2萬株。

二、造林。 造林地應選擇緩坡、山坡中下部及山沖的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鹼性的土壤, 石灰岩山地杜仲亦生長良好。

造林初植密度根據作業方式及立地條件確定, 喬林作業採用株行距2×3米;頭木林作業3×4米;矮林作業1.5×2米。 按株行距定點挖穴, 施餅肥、堆肥等做基肥。 冬、春季均可出圃造林。 苗木栽植稍深于原土痕, 切忌過深。 要求細土壅根, 苗正踩緊, 上覆鬆土, 防止創傷苗根和根頸。

三、作業方式。 根據經營目的及造林地條件確定。 喬林作業, 經營目的為獲得幹皮和種子, 要求林地土壤肥沃, 氣溫溫暖, 栽植密度較稀。 矮林作業, 利用杜仲萌芽力強的特性, 使其呈現灌木狀, 目的為獲得多產葉片, 適用於林地條件較差地區, 定植第三年後即可截幹。 頭木林作業, 截幹保留2米的高度, 在截面附近選育5個力枝, 每年采剝一個力枝, 並隨即選育一個替換力枝,

5年一輪剝, 其優點是能做到青山常在, 永續利用;樹皮、樹葉、產量穩定, 但要求經營水準高。

四、撫育管理。 杜仲對土壤品質、水肥條件和光照等反應十分敏感。 必須加強水肥培育, 不斷改善光照條件。 定植3—4年內, 每年都應中耕除草2次, 並結合實施追肥。 在幼林地上間種作物, 以耕代撫;對促進幼樹生長效果十分顯著, 同時做到適時除萌和病蟲防治。 成林後, 每隔2—3年對林地深翻改土一次, 每年春夏結合鬆土施追肥, 在適宜時間對喬林作業、頭木林作業進行撫育間伐。

五、採伐更新。 喬林作業最早可以提前到25年進行主伐, 頭木林作業25年進行主伐, 矮林作業每隔3年截幹一次。 喬林、頭木林作業應充分利用杜仲萌芽力強的特性, 採用根樁萌芽更新,

冬季採伐, 第二年春即萌發新株。 矮林作業截幹7—8次後, 宜在夏季採伐, 秋冬整地, 翌春栽植實生苗造林更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