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仲秋至深秋, 燥邪當令, 氣候乾燥, 人體容易缺失水分, 出現皮膚乾裂、皺紋增多、毛髮乾燥易脫落、咽喉燥痛等症狀或不適。 因此, 秋季應多喝水, 補充足夠的水分, 飲食以“酸、甘、潤”為主, 少食辛溫發散之品。
寒露時節的飲食養生
酸味收斂第一
酸味可防止能量損失, 因此酸味具有收縮和收斂的作用。 在生魚片上滴些檸檬汁後, 生魚片會變得有質感, 就是酸味收斂作用的體現。 在人體內, 酸味通過收斂防止氣機發散, 防止能量的損失。
清淡飲食更利秋
雖然秋天天氣寒涼, 人們更喜歡吃味厚油滑的食物,
酸、甘、潤
仲秋至深秋, 燥邪當令, 氣候乾燥, 人體容易缺失水分, 出現皮膚乾裂、皺紋增多、毛髮乾燥易脫落、咽喉燥痛等症狀或不適。 因此, 秋季應多喝水, 補充足 夠的水分, 飲食以“酸、甘、潤”為主, 少食辛溫發散之品。 中醫學認為, 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陰生津。 秋季氣候乾燥,
寒露食材
黃豆
中醫認為黃豆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的作用, 常用黃豆與豬蹄、排骨等煲湯食用, 可起到很好地補益作用。 且秋季天氣乾燥, 在飲食上應多喝些豆漿等能補充人體津液的漿類食品, 因此大家購買的時候多選擇高蛋白的黃豆產品。
鴨梨
梨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 能保護心臟, 減輕疲勞, 增強心肌活力, 降低血壓。 另外秋天特別適合多吃鴨梨, 梨所含的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 能祛痰止咳, 對咽喉有養護作用。
牛肉
牛肉所含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鈣、磷、鐵等物質十分豐富。
白蘿蔔
秋天人體容易出現咳嗽、哮喘、胃不適、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 白蘿蔔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 生吃可以止渴、清內熱;熟食可消食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