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肥胖症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小兒肥胖又該如何治療?相信有不少家長對小兒肥胖不太瞭解, 今天不如就讓小編帶你重新來認識一下小兒肥胖症。
營養過剩
營養過剩致攝入熱量超過消耗量, 多餘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於體內致肥胖。 嬰兒餵養不當, 例如每次嬰兒哭鬧時, 就立即餵奶, 時間長了養成習慣, 以後每遇挫折, 就想找東西吃, 易致嬰兒肥胖, 或太早給嬰兒喂高熱量的固體食品, 使體重增加過快, 形成肥胖症;妊娠後期過度營養等, 均可成為生後肥胖的誘因。
缺乏運動
兒童肥胖一旦形成, 由於行動不便, 便不願意活動以至體重日增, 形成惡性循環。 某些疾病如癱瘓、原發性肌病或嚴重智力落後等, 導致活動過少, 消耗能量減少, 發生肥胖症。
遺傳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 雙親胖, 子代70%~80%出現肥胖;雙親之一肥胖, 子代40%~50%肥胖;雙親均無肥胖, 子代近1%出現肥胖;單卵孿生者同病率亦極高。
中樞調節因素
正常人體存在中樞能量平衡調解功能, 控制體重相對穩定, 本病患者調節功能失去平衡, 而致機體攝入過多, 超過需求, 引起肥胖。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發生發展上起重要作用, 情緒創傷或父母離異、喪父或者喪母、被虐待、受溺愛等, 可誘發膽小、恐懼、孤獨, 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動,
小兒肥胖帶來的危害
傳統觀念、尤其是老年人認為, 小孩胖些沒什麼, 甚至於認為胖就是健康, 把胖看成是“福”的象徵。 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 兒童時期的肥胖, 不僅僅會影響體形, 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 會給健康帶來許多潛在危害。
研究發現, 已有40%的肥胖兒併發了脂代謝異常, 這些又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膽石症的誘因。 還有將近一半的肥胖兒已出現了脂肪肝。
兒童過於肥胖如何治療?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想知道的答案, 下面我們不妨看看下文的介紹:
1、培養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從小培養孩子定時進餐, 從小學開始就應該一日三餐,
2、增加體力活動
給孩子玩耍的時間和空間, 幼童也不要關在室內, 有條件就到戶外活動, 可帶稍大孩子一起晨練, 放手讓孩子去參加小朋友的群體遊戲, 從小培養勞動習慣, 鼓勵做家務活, 限制看電視的時間, 培養多種娛樂活動興趣, 幫助孩子養成樂觀情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等, 對防範高血壓很有幫助。
3、拒絕滋補保健品
有些父母以為滋補保健品肯定可以幫助孩子生長發育, 然而反受其害, 不僅發生了肥胖, 還出現了。
4、兒童減肥最忌急於求成
兒童減肥應該稱為體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