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膚子又名地葵、地麥, 為藜科植物地膚的果實, 其性寒, 味甘苦, 入腎、膀胱經。 地膚子具有利小便、清濕熱的功效, 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病、帶下、疝氣、風疹、瘡毒、疥癬和陰部濕癢等症。 《本草求原》載:“地膚子, 清利膀胱邪熱, 補膀胱陰血, 熱去則小便利, 中焦之陰氣自受益, 而耳目聰明矣。 ”市場上有以桃金娘科植物崗松的乾燥果實冒充地膚子, 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地膚子
外觀呈扁圓形五角星狀, 直徑1~3毫米, 厚約1毫米。 外面為宿存花被, 膜質, 先端5裂, 裂片三角形, 表面為土灰綠色或淺棕色。 頂面中央有柱頭殘痕,
偽品崗松的乾燥果實
外觀呈鐘形, 帶有細小的果柄, 下部呈黃綠色或綠棕色, 上部呈紅棕色, 萼先端也具5裂片, 但向內卷;萼筒內蒴果己開裂, 子房3室, 中央伸出細長的宿存花柱。 種子往往脫落, 偶可見種子多數, 細小, 扁平, 圓形, 紅黃色。 在放大鏡下可見萼筒表面有許多小點, 為其油腺;質硬而脆, 用手搓之發出一種特殊的香氣, 口嘗味澀而略帶辛辣味。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地膚子的水浸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而偽品崗松的乾燥果實既不與地膚子為同科植物, 又不具備上述功效, 故不可代替真品地膚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