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冷的冰淇淋、海鮮不能吃、麻辣火鍋也被老公“叫停”, 當上准媽媽了, 真的要與美食絕緣了嗎?因為孕期飲食不當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以及孕婦的健康, 所以准媽媽要學會管好自己的嘴巴合理飲食, 那麼眾說紛紜的飲食忌口到底哪個真哪個假呢?
一人口吃兩人份, 孕期食量是否要雙份?
“不想吃也得多吃啊, 你不餓肚子中的寶寶還餓呢。 ”一些准媽媽在懷孕初期“孕吐”反應很劇烈, 吃什麼吐什麼把家裡人急壞了。 其實准媽媽食量必須加倍的說法並不正確, 准媽媽在妊娠期時, 胎兒在媽媽體內是不斷增長的,

麻辣、川菜要遠離?
“已經兩個多月沒吃我最愛的麻辣火鍋了, 家裡的‘營養餐’口味太清淡, 孕期忌口到底啥時候才是個頭。 ”在准媽媽論壇中, 因為“忌口令”而抱怨的話題層出不窮。 特別是在孕早期的准媽媽從孕前“重口味”一下被調整為“清淡系”, 常常看著電視中的美食廣告都能口水咽半天。 但專家建議, 火鍋、川菜這樣的“重口味”食物的確需要及時“刹車”。 因為體內攝入過多的鹽, 會破壞人體的營養平衡。
水果補充維生素, 多多益善?
春末夏初, 各種美味新鮮的水果紛紛上市, 也讓准媽媽們找到了解饞食物。 “其他食物吃多了對寶寶不好, 多吃水果總算是安全了吧。 ”不少准媽媽為了生個健康漂亮寶寶, 產前拼命吃水果, 她們認為這樣可以充分地補充維生素, 還可以使將來出生的寶寶皮膚好。 對於這個說法,

生、冷海鮮不能碰?
愛吃海鮮的准媽媽要如何安然度過孕期呢?專家提醒, 孕期是特殊的免疫狀態, 有些准媽媽在孕前是輕微過敏, 但到了孕中或孕後期會出現強烈的反應。 所以建議愛嘗“鮮”的准媽媽在孕期最好減少海鮮攝入量, 一旦出現過敏反應不僅會出現皮膚起疹, 還會因此導致胃腸道功能失調, 嚴重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 從而影響到胎兒健康。 那麼孕婦吃魚寶寶更聰明是否有道理?多數海產品都富含孕期所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而且,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很多魚含有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物質。 但是,懷孕期間應該避免吃一些汞含量較高的魚,如金槍魚及三文魚。可以選擇的河鮮、海鮮是蝦、扇貝、鮃魚、蛤、牡蠣、鯰魚、銀魚等。在選擇食用魚種類的時候,最好輪換種類,保證一周內不重複吃同一種魚。
但是,懷孕期間應該避免吃一些汞含量較高的魚,如金槍魚及三文魚。可以選擇的河鮮、海鮮是蝦、扇貝、鮃魚、蛤、牡蠣、鯰魚、銀魚等。在選擇食用魚種類的時候,最好輪換種類,保證一周內不重複吃同一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