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蛤蚧真假識別

蛤蚧又名蛤蟹、仙蟾, 為壁虎科爬行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全體, 雄者叫“蛤”, 雌者叫“蚧”。 多在5~9月間捕捉, 有的採取晚間強光照射的方法捕獲;有的用竹杆綁上頭髮, 伸向石縫或樹洞中引觸, 令其咬住拉出逮住;亦有用竹杆綁上鐵針刺之捕獲。 捕得後將其擊斃, 剖取內臟, 再用竹片將其四肢、腹部撐開, 用微火焙乾即可入藥。 其性平, 味鹹, 入肺、腎經, 具有補肺益腎、益精助陽、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效。 李時珍譽其“補肺止渴、功同人參”, 曾雲:“補肺氣, 益精血, 定喘止咳, 療肺癰消渴, 助陽道。 ”市場上有以鬛蜥科動物蠟皮蜥乾燥體冒充蛤蚧,

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蛤蚧

除去內臟的乾燥全體, 固定於竹片上而呈扁片狀, 頭部及軀幹長10~15釐米, 尾長10~14釐米, 腹背部寬6~10釐米;頭大, 扁長, 略呈三角形, 眼大而凹陷成窟隆, 無活動眼瞼, 眼間距下凹呈溝狀, 角質細齒密生於顎的邊緣, 無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銀灰色, 並有灰棕色或灰綠色的斑點, 腹部色稍淺, 脊椎骨及兩側肋骨均呈脊狀突起, 全身密佈圓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澤的細鱗;四肢指、趾各5個, 除第1指、趾外, 均有爪, 指、趾間具蹼跡;尾細長而結實, 上粗下細, 有6~8個深淺相同的環紋, 中部可見骨節, 色與背部相同;質堅韌, 聞之氣腥, 口嘗味微鹹。

偽品蠟皮蜥

除去內臟的乾燥全體呈不規則扁片狀, 頭頸部及軀幹長12~14釐米,

腹背部寬3~7釐米, 頭略小, 呈三角形, 有活動眼瞼, 頭背鱗片具棱, 口內有異形大齒, 背部灰棕色, 密佈灰紅棕色斑點;尾粗且長, 可達20~25釐米, 灰棕色;爪發達, 呈鉤狀, 但指、趾間無蹼跡。

動物實驗表明, 蛤蚧的乙醇提取物, 可延長正常雌小鼠的動情期, 對去卵巢鼠則可出現動情期, 並使正常小鼠的子宮和卵巢重量增加, 證實李時珍所言其良好的補益作用。 而偽品蠟皮蜥既不與蛤蚧為同科動物, 又不具備蛤蚧的上述功效, 故不可代替蛤蚧使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