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的筋, 全年都可採集, 取鹿的四肢, 抽出足筋, 保留蹄部, 陰乾, 入藥時斬去蹄甲後, 用溫水略洗, 置炭火上烘軟, 切成小段即可。 其性溫, 味淡微鹹, 無毒, 入肝、腎二經, 具有補元陽、壯筋骨的功效。
《本草逢原》載:鹿筋“大壯筋骨, 食之令人不畏寒冷。 ”常用于治療勞損、風濕關節痛、手足無力及轉筋等症。 《藥典》所載正品除梅花鹿筋、馬鹿筋外, 還包括水鹿筋、扁角鹿筋和進口紐西蘭鹿筋。 市場上有以羊筋冒充鹿筋, 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梅花鹿筋
外觀呈細長條狀, 長45~65釐米, 粗1.5~2釐米, 表面為金黃色或棕黃色,
偽品羊筋
外觀呈細條狀, 較小, 長度約22~24釐米, 粗0.4~0.6釐米, 表面灰棕色或灰白色, 略帶光澤, 微透明, 筋端無懸蹄;羊筋亦有4塊籽骨, 但較小, 排列較整齊, 關節面光滑, 第一、四籽骨關節面均有一條棱脊, 一側斜面呈短條形, 一側斜面呈半圓形;口嘗亦味淡, 但聞之略有膻氣。
真鹿筋除具有特定功效外, 其經濟價值亦較高, 而偽品羊筋不僅不具有鹿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