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4招鑒別摻有明礬的中藥材

中藥材制假摻偽的方法中, 有一個較為常用而又不易被發覺和識破的方法, 就是“打礬”, 即利用較高濃度的明礬水溶液浸泡藥材, 然後乾燥, 使明礬自然存留在藥材內部, 從而使其增重, 而藥材表面性狀卻變化不大。 在市場上經常能見到的經過明礬“炮製”過的中藥材有白豆蔻、砂仁、山萸肉、枸杞子、全蠍、炮甲珠等, 現為大家介紹一下鑒別中藥材中是否摻有明礬的方法。

雖然經過明礬水泡過的藥材從外表來看一般不會與正品有很大區別, 但若仔細觀察, 還是會發現很多破綻。

眼看 仔細察看藥材表面,

凡是在皺褶或凸凹不平處有白霜者(例如枸杞子、山萸肉等)或者在剝開果實的外殼後種子表面有白霜者(例如砂仁、白豆蔻等), 均十分可疑。

手摸 用手將藥材翻動, 輕輕捏握, 細心體會藥材觸手的感覺。 凡是打過礬的藥材如山萸肉、枸杞子等, 均略顯乾澀, 手感僵硬, 翻動時甚至會有輕微響聲。

口嘗 用舌舔或口嘗藥材, 打礬後均有明礬的酸、鹹、澀等味道。

光照 用光照射藥材表面, 如發現有閃爍的反光亮點, 即是明礬溶液乾燥後留下的細小結晶。 如果通過這幾個步驟檢查, 就可初步斷定中藥材中是否含有明礬。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